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株距对不同株型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梦平 1 ; 潘丽丽 2 ; 张勇 2 ; 杨兴勇 2 ; 董全中 2 ; 薛红 2 ; 张明明 2 ; 李微微 3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克东县气象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克东县气象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克东县气象局;

关键词: 大豆;株型;株距;品质;产量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17 年 03 期

页码: 377-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不同株距对黑龙江克拜地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于2011和2012年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株距因子,6个水平分别是2,3,4,5,7,10 cm;副处理为品种因子,7个水平,3种生态株型,分别是无限多分枝(丰收6号和华疆7734)、无限少分枝(丰收10号和丰收27)和亚有限主茎型(丰收24、克山1号和克福07-935)。结果表明:不同株距条件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株距增加,株高在营养生长阶段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在后期呈现先升后降趋势;5节高度和底荚高度降低,主茎节数、分枝数、茎粗、1粒荚、2粒荚、3粒荚、4粒荚、瘪荚、主茎荚和全株荚数升高;百粒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虫粒率和病粒率降低;蛋白质含量降低,脂肪含量升高;产量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分枝型材料适宜株距为7 cm,主茎型材料适宜株距为5 cm。

  • 相关文献

[1]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2]不同密度下主茎亚有限型大豆株型及产量的变化规律. 李灿东,赵建有,郭泰,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郭美玲,刘忠堂. 2014

[3]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生理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明泉. 2014

[4]相同种薯播量不同种薯切块重量和密度组合对植株和块茎性状的影响. 雷雪萍,李勇,白雅梅,吕文河. 2016

[5]酸化矿质混配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英. 1999

[6]施肥对啤酒大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 1999

[7]矿质镁对水稻产量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晓鸣,王玉峰. 1999

[8]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大豆株型演变浅析. 姜玉久,贾立君,杨亚红. 1997

[9]大豆超高产潜力的探讨. 满为群,杜维广,张桂茹,栾晓燕,陈怡,谷秀芝. 2001

[10]不同基因来源的大豆产量和品质分析. 郑伟,魏湜,郭泰,王志新,吴秀红,李灿东,刘忠堂,刘玉红,韩世峰. 2010

[11]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杰 ,张颖 ,曾宪锋 ,常国辉. 2002

[12]有机物料替代化学肥料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袁明,韩冬伟,王淑荣,于侃超,王连霞,王伟,张笛,石博文. 2020

[13]氮磷钾元素对黑龙江不同地区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魏丹,李艳,李玉梅,金梁,王伟,蔡姗姗,李婧. 2017

[14]根瘤菌对大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王庆胜. 2010

[15]密度对大豆群体碳氮代谢相关指标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张晓艳,郑殿峰,冯乃杰,李建英,杜吉到. 2011

[16]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白浆土养分变化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朱宝国,朱凤莉,张春峰,孟庆英,王囡囡,贾会彬,于忠和. 2014

[17]氮肥施用量对超早熟大豆源库关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姜璐,宁海龙,李文霞,王强,魏淑红,丁济文. 2013

[18]不同磷物料培肥心土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秋菊,米刚,张劲松,高中超,姜宇,崔喜安,刘峰. 2016

[19]根瘤菌配施胶质类芽孢杆菌对大豆叶绿素荧光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馨园,王守义,王淑荣,袁明,韩冬伟,魏崃,唐晓飞. 2014

[20]叶面喷施氮肥对大豆丰收24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勇,杨兴勇,董全中,薛红,张明明,宋继玲.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