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翘嘴鳜微卫星标记亲权鉴定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庆凯 1 ; 孙成飞 2 ; 董浚键 2 ; 田园园 2 ; 叶星 3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鱼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鱼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鱼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关键词: 翘嘴鳜;亲权鉴定;微卫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双酶切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ddRAD-seq)

期刊名称: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ISSN: 1674-7968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976-9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是中国重要的淡水优质养殖鱼类。为鉴定翘嘴鳜选育群体系谱,比较双酶切限制性酶切位点关联DNA测序(double digest restriction-site associated DNA sequencing,ddRADseq)与微卫星标记两种方法的鉴定效果,并建立翘嘴鳜亲权鉴定技术,本研究根据GenBank上的微卫星序列,设计并筛选11对具有特异性和多态性的引物,在4个已知系谱信息的全同胞家系扩增、分型与验证。聚类结果显示,这11对微卫星引物可将这4个全同胞家系分成4个支,与实际系谱情况相符。利用ddRAD-seq获得3 283个SNP标记,构建包含155个同胞个体以及12个其他非同胞个体的聚类树,这12个非同胞个体可被有效区分。采用以上11对微卫星引物检测此12个非同胞个体、8个同胞个体及其亲本并构建聚类树,结果显示,8个同胞个体样本与其亲本聚为一支,12个非同胞个体则聚为另一支,说明此11个微卫星位点具有较好的家系鉴定能力。采用这11对微卫星引物对由7尾雄性、13尾雌性选育亲本繁育的126尾子代进行亲权鉴定,模拟分析发现,各微卫星位点的双亲非亲排除率为0.276~0.895,最高累计双亲非亲排除率为99.999%;亲权鉴定结果显示,126个子代中有105尾成功构建系谱信息,鉴定成功率为83.3%,说明这11个位点不仅具有较高的累计排除率,在实际应用中也可有较好的鉴定效果。本研究中翘嘴鳜亲权鉴定技术的建立将为翘嘴鳜选育种提供有效的系谱鉴定技术手段。

  • 相关文献

[1]牙鲆家系亲权鉴定的微卫星DNA标记分析. 刘永新,孙朝徽,王玉芬,刘奕,刘英杰. 2015

[2]基于微卫星亲权鉴定对钱塘江中下游三角鲂增殖放流效果的研究. 张敏莹,王邢艳,张婉平,童奇烈,方弟安,周彦锋,徐东坡. 2020

[3]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 Jian)微卫星DNA亲权鉴定. 顾颖,李超,鲁翠云,郑先虎,俞菊华,孙效文. 2012

[4]微卫星标记在不同壳色虾夷扇贝家系亲权鉴定的适用性. 程鹏,杨爱国,吴彪,周丽青,李霞. 2011

[5]翘嘴鳜3个不同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曾庆凯,孙成飞,董浚键,田园园,师红亚,焦真真,叶星. 2017

[6]江苏省6个翘嘴鳜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颜元杰,曹哲明,丁炜东,邴旭文. 2019

[7]基于微卫星亲权鉴定技术的短蛸性选择研究. 范婷婷,冯艳微,刘文芬,王卫军,杨建敏. 2020

[8]鲑鳟通用型低通量单核苷酸多态性芯片的开发. 邰如玉,许建,江炎亮,张瀚元,白庆利,杨世勇,徐鹏,赵紫霞. 2019

[9]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微卫星多重PCR体系的建立及其在家系亲权鉴定中的应用. 李东宇,孔杰,孟宪红,栾生,罗坤,卢霞,曹宝祥. 2016

[10]草鱼的微卫星亲权鉴定. 任昆,白俊杰,樊佳佳,全迎春,于凌云. 2013

[11]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2022

[12]温度对摄食配合饲料翘嘴鳜胃排空速率的影响. 汪福保,董浚键,孙成飞,王淼,程光兆,卢迈新,叶星. 2023

[13]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及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孙阿君,丁炜东,曹丽萍,曹哲明,邴旭文. 2024

[14]草鱼羧肽酶A1基因(CPA1)部分片段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曹婷婷,白俊杰,于凌云,樊佳佳. 2012

[15]大口黑鲈高密度脂蛋白结合蛋白基因(HBP)SNPs的筛选及与生长性状关联性分析. 周春龙,白俊杰,李胜杰,樊佳佳,马冬梅. 2014

[16]翘嘴鳜选育群体早期生长及主要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张进,王亚军,周彩杏,刘灿洪,余伟祥,曾金龙. 2013

[17]翘嘴鳜、斑鳜及其杂交种形态差异分析. 赵建,朱新平,陈永乐,刘毅辉,谢刚. 2008

[18]基于转录组数据的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SNP标记开发及多态性分析. 王婷,黄智慧,马爱军,马得友,王新安,夏丹丹,马本贺. 2014

[19]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Nramp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及SNP筛选. 邢贺飞,高峰涛,张永珍,董忠典,陈松林. 2016

[20]翘嘴鳜microRNA转录组分析及生长相关miRNA鉴定. 王博,田园园,孙成飞,董浚键,叶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