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粱单粒播种技术要求及与2BJ-5精播机匹配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旭东 1 ; 曹昌林 1 ; 李爱军 1 ; 史丽娟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

关键词: 高粱;单粒点播;技术要求;2BJ-5精播机;匹配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847-849

摘要: 为减轻高粱种植后需间苗的繁琐劳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与经纬机械(集团)通用机械公司合作研制出了2BJ-5精播机。为实现该机的高粱单粒点播,根据高粱单粒点播技术要求,在大田对该机进行了匹配性试验。结果表明,2BJ-5精播机播种高粱完全可以实现单粒点播,以播深3~5 cm、株距11~13 cm、行距50 cm为宜,种子发芽率85%以上。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小麦晋麦84产量及单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任文斌,谢三刚,王倩,邱玉亮,姚景珍,吴翠翠,柴永峰,李秀绒. 2017

[2]晋单63号玉米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连吉明,宁慧云. 2010

[3]高粱种质资源不同贮藏年份的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研究. 乔燕祥,周建萍,温琪汾,赵卫红. 2012

[4]晋杂18号高粱杂交制种技术. 杨伟,王呈祥,白志良,刘勇. 2005

[5]新型A3细胞质雄性不育系SX-1A的创制与饲草高粱晋草1号的选育. 张福耀. 2004

[6]山西省酿造专用高粱品种的开发应用. 吕慧卿. 2004

[7]高粱杂交种晋杂18号的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 杨伟. 2004

[8]国内外优异高粱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张桂香. 2004

[9]高粱重要农艺性状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梁小红. 2004

[10]高粱穗部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张桂香. 2004

[11]高粱雄性不育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赵威军. 2004

[12]体细胞克隆变异在高粱改良中的应用. 王良群. 2004

[13]高粱杂种优势利用及存在问题与展望. 柳青山. 2004

[14]高粱细胞质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与展望. 程庆军. 2004

[15]优质饲料高粱的饲喂效果及市场潜力. 李团银. 2004

[16]高粱无融合生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平俊爱. 2004

[17]无融合生殖研究及其在高粱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张福耀,平俊爱,程庆军,杜志宏,牛天堂. 2000

[18]高粱SSA-1无融合生殖特性及其遗传分析. 张福耀,孟春刚,阎喜梅,郑晋波,平俊爱,王立新,韦耀明,牛天堂,吴树彪. 1997

[19]中国高粱芽期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庾正平,王富德,徐丽华,乔燕祥,高平平,母玉敏,沈铃承. 1989

[20]高粱联合收获技术的应用研究. 王伟仁,白文斌,景小兰,董良利,赵建武.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