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海洋环境对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影响的GIS时空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唐峰华 1 ; 崔雪森 1 ; 杨胜龙 1 ; 周为峰 1 ; 程田飞 2 ; 吴祖立 2 ; 张衡 1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资源与遥感信息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场重心;海表温度;次表层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4 年 10 卷 02 期

页码: 18-2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根据2008年~2012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Thynnus)围网的渔获生产数据,并结合利用遥感信息技术手段同期获取的海表温度、次表层和温跃层温度、叶绿素等海洋环境数据,分析了围网主要捕获品种渔获量、资源丰度与渔场重心的时空变化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目前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量分布在10°N~10°S、140°E~180°E,中心渔场经度重心集中在150°E~165°E,大体走向是由西向东;纬度重心在1°N~3°S,呈现先南后北的走向。渔场主要适温在28~32℃,最适海表温度为29~31℃,次表层50 m,适温为26.84~29.47℃,100 m适温为24.71~28.57℃,温跃层上界深度在54.09~121.49 m,对应的海水温度为27.10~29.18℃;主要渔获产量集中在叶绿素质量浓度0.02~0.35 mg·m-3内,叶绿素质量浓度处于0.04~0.18mg·m-3时渔获产量出现频次最高,为渔场的最适叶绿素质量浓度范围。

  • 相关文献

[1]中西太平洋海域中国大陆金枪鱼围网租赁渔船的作业特征分析. 郭英聪,何珊,张禹. 2022

[2]基于南海北部开放航次观测的2004—2005年次表层盐度异常特征与形成机制. 张博,曾丽丽,陈举,谢强,黄科. 2018

[3]太平洋金枪鱼渔场关键次表层环境变量的季节变化. 杨胜龙,靳少非,吴祖立,崔雪森,张衡. 2015

[4]基于静水池模型试验的金枪鱼围网沉降性能研究. 李灵智,黄洪亮,陈帅,徐国栋,吴越,刘健,张敬立. 2015

[5]中国大陆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捕捞技术的探讨. 常卫东,张禹. 2014

[6]摩洛哥沿岸头足类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温、叶绿素浓度的关系. 沈建林,张衡,刘大鹏,杨超,徐博,吴越. 2020

[7]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中心渔场的时空变化. 化成君,张衡,伍玉梅,范秀梅,叶守建,徐良琦. 2014

[8]基于渔业数据的南极磷虾48渔区渔场时空分布. 赵国庆,罗俊荣,唐峰华,樊伟,宋学锋,杨超,张衡. 2022

[9]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资源和渔场的时空变化. 化成君,张衡,樊伟. 2011

[10]日本以南黑潮流量对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重心影响的滞后性分析. 崔雪森,伍玉梅,唐峰华,吴祖立,戴阳,樊伟. 2017

[11]印度洋大眼金枪鱼、黄鳍金枪鱼延绳钓渔场重心变化分析. 曹晓怡,周为峰,樊伟,李圣法. 2009

[12]2011年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及其与主要海洋环境变化特征. 闫敏,张衡,伍玉梅,崔雪森,杨胜龙. 2015

[13]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明彦. 2004

[14]中西太平洋延绳钓黄鳍金枪鱼渔场时空分布与温跃层关系. 杨胜龙,张忭忭,靳少非,樊伟. 2015

[15]2003年中西太平洋金枪鱼渔业生产状况. 赵荣兴,缪圣赐. 2005

[16]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高产渔区年间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戴澍蔚,陈新军,张衡,周为峰,徐良琦,肖卫平. 2017

[17]不同季节中西太平洋围网鲣鱼群体形态学差异性. 靳少非,陈瑛婕,樊伟,张衡,郑仰桥,汪永春. 2018

[18]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鲣鱼渔获量时空分布分析. 沈建华,陈雪冬,崔雪森. 2006

[19]台湾在中西太平洋的金枪鱼渔业(2009). 高建芳,谢营梁,郁岳峰. 2010

[20]最近金枪鱼渔业发展状况. 谢营梁,徐吟梅,李励年.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