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浮游植物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云龙 1 ; 袁骐 1 ; 庄平 1 ; 沈新强 1 ; 张涛 1 ; 朱江兴 1 ; 李备军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2.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浮游植物;丰度分布;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

期刊名称: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ISSN: 1004-8227

年卷期: 2008 年 17 卷 S1 期

页码: 7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4个航次的调查数据,对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附近水域浮游植物分布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水域物种丰富,共记录浮游植物6门68属132种,硅藻门的物种最多(37属93种),其次为绿藻(17属20种),甲藻、蓝藻、黄藻和裸藻相对较少;物种群落结构多样,有近海低盐性、外海高盐性、河口半咸水性和淡水性四大类群,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为305.28×104ind/m3,平水期(5、11月)>丰水期(8月)>枯水期(2月),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对物种之间细胞丰度分配比例和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起关键性支配作用。长江径流、外海水系季节性消长直接影响到浮游植物物种组成与种群结构变化,浮游植物河口生态特征明显。

  • 相关文献

[1]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张涛,晁敏,朱江兴,王云龙. 2008

[2]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10

[3]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王云龙,张涛,朱江兴. 2009

[4]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5]长江口浮游植物分布情况及与径流关系的初步探讨. 唐峰华,伍玉梅,樊伟,沈新强,王云龙. 2010

[6]长江口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落动态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研究. 汤琳,张锦平,许兆礼,陈亚瞿. 2007

[7]长江口区浮游植物营养限制因子的研究 1. 秋季的营养限制情况. 石拓,孔杰,刘萍,包振民,韩玲玲,徐怀恕. 2000

[8]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柳丽华,左涛,陈瑞盛,王俊. 2007

[9]长江口东滩湿地不同盐沼植被样地内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张衡,叶锦玉,张瑛瑛,康伟,彭建新,张建明. 2018

[10]长江口及邻近水域春季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王云龙,袁骐,沈新强. 2005

[11]南沙群岛海域春、秋季浮游介形类生态学特征. 郭伟龙,王亮根,杜飞雁,姜仕军. 2015

[12]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中厌氧氨氧化细菌分布特征研究. 付璐璐,甄毓,贺惠,张玉,米铁柱. 2016

[13]莱州湾中华哲水蚤种群结构及丰度分布. 左涛,王俊,王秀霞. 2017

[14]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 赵汉取,李纯厚,杜飞雁,王学锋,李占东,贾晓平. 2007

[15]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鱼卵和仔鱼的分布特征. 蒋玫,王云龙,沈新强,庄平. 2009

[16]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7]长江口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之二--底栖生物试验性增殖与放流. 陈亚瞿,金镠,谈泽炜. 2002

[18]长江口口门区潮下带水域鱼类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ZHANG Heng,张衡,LUO Minbo. 2013

[19]“漂浮人工湿地”对长江口鱼类产卵场修复效果研究. 宋超. 2013

[20]莱州湾浮游植物种群动态的研究. 王俊.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