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谷子杂交种早衰对产量构成的影响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麻慧芳 1 ; 杨成元 1 ; 史关燕 1 ; 陈瑛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谷子杂交种;产量构成因素;早衰程度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09 期

页码: 83-8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探索早衰对谷子杂交种产量构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用多重比较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自育的8个杂交种和‘晋谷49号’的产量构成因素与早衰程度的相关性做出分析。结果表明,对照在早衰最轻的前提下产量最高,其余参试材料的产量随着早衰的加剧逐步减产,减产幅度在12.35%~36.14%之间。并且早衰程度与穗粒重、千粒重、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早衰现象与杂交种的亲本不育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见,早衰严重影响谷子杂交种的产量,在选育品种时应尽量选择优良、品质好的抗早衰遗传基因。

  • 相关文献

[1]长杂2号在襄垣县的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郭晋襄,李会霞,田岗. 2011

[2]氮肥和密度对高粱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张瑞栋,曹雄,岳忠孝,梁晓红,刘静,黄敏佳. 2018

[3]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荞麦6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慧,杨媛,杨明君,石金波,郭忠贤. 2013

[4]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大豆的产量构成因素. 赵晶云,马俊奎,任小俊,任海红,史宏,刘学义. 2015

[5]甜荞打顶试验研究初报. 史兴海,李秀莲. 2013

[6]稀穴密株种植对作物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王克恭,刘恩科,徐珊珊,南建福,王立祥. 2005

[7]不同矮蔓性西葫芦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关系. 雷逢进,王晓民,马理军,刘庆华,韩丽丽,刘秀丽. 2013

[8]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温辉芹,张立生,李生海,侯流沙,姚先玲,姚宏亮,李竹梅,张志军,李霞. 2001

[9]不同种植密度对晋豆30号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旭丽. 2014

[10]冬小麦不同穗型对产量构成因素的作用. 史民芳,安林利,行翠平,韩东翠,丁国庆.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