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几个粳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肖英方 1 ; 杜正文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关键词: 白背飞虱;粳稻;抗性

期刊名称: 昆虫学报

ISSN: 0454-6296

年卷期: 1989 年 32 卷 03 期

页码: 286-29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研究用苗期群体鉴定法对若干水稻品种进行了抗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比较测定,并探讨籼、粳稻品种抗性差异和粳稻抗性性质。结果指出:在供试“80079”,“中国91”、“盐粳2号”等粳稻品种上,白背飞虱生物学表现明显不同。粳稻抗性可分两类:(1)“80079”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对种群为害还表现有耐虫性;(2)“中国91”、“盐粳2号”对白背飞虱取食、生存、发育没有抗生作用,但却有一定的拒产卵机制,对种群为害还兼有耐虫性,从而能有效地抑制白背飞虱种群的建立。

  • 相关文献

[1]2015年苏北地区稻飞虱的抗药性监测及治理. 熊战之,汪立新,付佑胜,刘伟中,王宏宝,李茹,高聪芬,张凯. 2016

[2]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机理. 肖英方,张存政,顾正远. 2001

[3]Pigm特异性选择标记的开发及其在粳稻穗颈瘟抗性育种中的利用. 曾生元,李闯,杜灿灿,孙立亭,景德道,林添资,余波,钱华飞,姚维成,周义文,龚红兵. 2018

[4]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以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熊战之,刘伟中,张凯,赵桂东. 2015

[5]中、晚粳稻区白背飞虱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张夕林,张谷丰,孙雪梅,丁宗泽,李飞. 1999

[6]甲维·毒死蜱不同剂型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吉沐祥,端木和林,束华平. 2010

[7]锐劲特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对稻田主要蜘蛛的安全性研究. 束兆林,汪智渊,赵来成,方继朝,郭慧芳. 2000

[8]氟啶虫酰胺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杨红福. 2016

[9]21%醚菊·吡蚜酮SC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郭慧芳,刘宝生. 2011

[10]吡虫啉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其应用. 邱光,顾正远,端木和林,倪寿坤,任正才,夏安平,苗桂英. 1994

[11]江苏省水稻矮缩病的病原鉴定. 高瑞珍,程兆榜,杨荣明,朱凤,季英华,任春梅,吴丽莉,周益军,范永坚. 2012

[12]常规药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田间药效试验. 唐叶松,曹凯歌,付佑胜,王礼俊,张凯. 2023

[13]亚洲栽培稻两大亚种之间同工酶基因型的主要区别. 汤陵华,佐藤洋一郎,森岛启子. 2007

[14]不同粳稻品种组织培养力及愈伤组织细胞结构的比较. 李霞. 2012

[15]草鞋山遗址古代稻种类型. Tang Linghua,汤陵华,Y.I. Sato,佐藤洋一郎,T.T.Udatsu,宇田津徹朗,J.X.Sun. 2007

[16]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7]江苏抗病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研究.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 2010

[18]南粳43亩产800公斤的氮肥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探讨.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王久龙,夏伍孝,万荣华,凌卫东. 2007

[19]粳稻外观品质选择效果研究. 王才林,朱镇,张亚东,赵凌. 2006

[20]江淮稻区中熟中粳品种主要品质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演变特点分析. 徐大勇,吉建安,朱庆森.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