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含量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东新旭 1 ; 范立民 2 ; 宋超 2 ; 郑尧 2 ; 裘丽萍 2 ; 孟顺龙 2 ; 陈家长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浮游植物;养殖水体;土臭素

期刊名称: 淡水渔业

ISSN: 1000-6907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76-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饵料投喂率,研究养殖系统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物质影响因素,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连用和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MD-SPME-GC-MS)连用方法分别对水中和鱼肉中土腥异味物质进行检测。研究结果表明1%和8%饵料投喂率下吉富罗非鱼肌肉中土臭素(GSM)含量较高;不同的饵料投喂率通过向养殖吉富罗非鱼系统中输入不同量的营养盐,影响了养殖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改变了可能产GSM浮游植物藻类栅藻(Scenedesmus)、微囊藻(Microcystis)、小环藻(Cyclotella)的丰度,进而对水体中GSM的含量产生作用;鱼肉中GSM含量与水体中GSM含量无明显相关性,影响吉富罗非鱼肌肉与水体中GSM含量的主要藻类品种并不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吉富罗非鱼肌肉中的GSM含量主要与水体中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有很强的相关性,表明吉富罗非鱼可能通过自身摄食颗粒直链藻,进而被肠道消化吸收富集于肌肉中。

  • 相关文献

[1]蛋白核小球藻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及沉积物氮、磷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秦璐,陈曦,裘丽萍,齐延凯,孟顺龙,陈家长. 2021

[2]罗非鱼肉中土臭素和2-甲基异莰醇的测定. 王国超,李来好,郝淑贤,杨贤庆,辛少平. 2011

[3]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养殖水体及水产品中土臭素和二甲基异莰醇的残留量. 邹剑敏,卢奇,桂源,宋超,陈家长. 2022

[4]冷水性鱼类工厂化养殖中臭氧催化氧化降解氨氮的研究. ^A刘永^B1%^A曹广斌^B2%^A蒋树义^B3%^A韩士成^B4%^A陈中祥^B5. 2004

[5]低温下虹鳟工厂化养殖水体氨氮处理微生物数量的研究. ^A陈中祥^B1%^A曹广斌^B2%^A刘永^B3%^A蒋树义^B4%^A韩世成^B5. 2004

[6]水产养殖水质调控实用技术. 陈家长. 2003

[7]养殖水体内小球藻对鱼类密度制约作用的影响和生长特征. 刘兴国,徐皓,顾兆俊,宋洪桥. 2010

[8]浮球式生物滤器在鲟鱼工厂化养殖生产中的应用. ^A蒋树义^B1%^A曹广斌^B2%^A韩世成^B3%^A刘永^B4%^A陈中祥^B5. 2004

[9]菲律宾蛤仔养殖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安全限量的研究. JIANG Chao-jun,姜朝军,QIAO Qing-lin,乔庆林,XU Jie,徐捷,CAI You-qiong. 2011

[10]噬菌蛭弧菌在梭子蟹苗种培育中的应用探索. 黄经献,赵炳然,孙祥山,隽云昌,张传涛. 2016

[11]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殖环境中甲基睾丸酮残留量. 邓建朝,李来好,杨贤庆,岑剑伟,吴燕燕,陈胜军,戚勃. 2013

[12]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在人工湿地及养殖水体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晓,李冰,朱健. 2013

[13]军曹鱼肠道及水体异养菌和弧菌的周年变化. 王瑞旋,王江勇,徐力文,杨鸿志,冯娟. 2008

[14]复合微生物制剂对虾塘养殖水体生态因子的控制效应. 王小平,李卓佳,王增焕,杨美兰,张庆,杨莺莺,陈康德,李生. 2001

[15]拮抗罗非鱼养殖水体中海豚链球菌功能性微生物的筛选. 瞿建宏,陈辉,吴伟. 2014

[16]LED光源在海水养殖水体中传播特征解析. 张延青,秦菲,费凡,李笑天,黄滨,赵奎峰,刘宝良. 2020

[17]高含量芽孢杆菌对罗氏沼虾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控制. 周建忠,路庆鹏,胡芳,吴伟. 2021

[18]养殖水体主要化学因子对蛭弧菌Bdh5221生长的影响. 梁思成,房文红,汪开毓,胡琳琳,周帅. 2008

[19]四种有益微生物对中华鳖养殖水体的改良作用. 王晓斌,李本旺,李宗承,王广军,牟希东,王海英,刘邦辉. 2011

[20]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吴伟,余晓丽,李咏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