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创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雷继清 1 ; 邢亚静 2 ; 郭志利 1 ; 张桂莲 1 ;

作者机构: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特早熟;高衣分;棉花;育种材料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26 期

页码: 12523-125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高衣分棉花品种的选育提供新的育种材料。[方法]采用自然变异、连续选择的系选法,在天然杂交育种圃中选育出稳定的高衣分棉花品种。[结果]株行2008-3的籽棉产量为1 705.5 kg/hm2,皮棉产量为87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3.8%和34.9%,衣分高达51.1%。株行2008-6的籽棉产量为2 595.0 kg/hm2,皮棉产量为1 305.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73.1%和102.3%,衣分为50.3%。株行2008-8的籽棉产量为2 356.5 kg/hm2,皮棉产量为1 140.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57.3%和76.7%,衣分为48.4%。株行2008-10的籽棉产量为2 458.5 kg/hm2,皮棉产量为1 215.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64.0%和88.4%,衣分为49.4%。品系49-26的籽棉产量为1 350.0 kg/hm2,皮棉产量为675.0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25.9%和50.0%,衣分为50.0%。品系47-7的籽棉产量为1 285.5 kg/hm2,皮棉产量为637.5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9.8%和41.7%,衣分为49.6%。[结论]该研究为高衣分、高品质棉花新品种(系)的选育奠定了良好的种质资源基础。

  • 相关文献

[1]特早熟高产优质棉花育种材料的发现与创新. 雷继清,郭志利. 2007

[2]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高粱育种材料亲缘关系的分析. 张一中,范昕琦,杨慧勇,张晓娟,邵强,梁笃,郭琦,柳青山,杜维俊. 2020

[3]山西小麦品种和育种材料抗锈病、白粉病鉴定. 原宗英,武英鹏,夏宏,张治家,夏青. 2017

[4]小麦品种与育种材料抗气传病害鉴定研究. 原宗英,武英鹏,李艳芳,曾卫芳. 2006

[5]特早熟双铃棉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邢亚静,雷耐成,雷继清. 2002

[6]玉米新品种先赢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闫彩清,李盛,王学雄,李凌雨,王彬. 2020

[7]特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众德丰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孙贵臣,田齐建,任元,冀彩萍,孟俊文. 2020

[8]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8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郑丽萍,田森林,李爱军,李作一,曹昌林. 2013

[9]特早熟玉米自交系农艺和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及其改良. 刘守渠,段运平,王贵彩,郭峰,撖晓东. 2012

[10]特早熟玉米夏播试验. 赵随堂,徐劲松,朱翠芳,徐瑞洋. 1999

[11]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阳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董民堂,李凌雨,王学雄,扆锁成,闫彩清,王美霞,王创云. 2012

[12]特早熟玉米品种并单5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郭峰,段运平,刘守渠,任小燕,王定仙. 2019

[13]玉米新品种晋阳5号的选育及高产配套技术. 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董民堂,孙常青,高伟. 2017

[14]特早熟玉米新品种晋单69号的选育及应用. 石平,陈稳良,白琪林,梁改梅. 2011

[15]特早熟双铃光籽棉的发现与选育. 雷继清,邢亚静,张桂莲. 2007

[16]特早熟棉花新品种(系)抗枯萎病性评选. 刘建平. 1992

[17]棉花农杆菌基因转化体系的优化和转苜蓿抗菌肽基因(alfAFP)植株的获得. 张海平,王学德,邵明彦,袁淑娜,华水金,倪密. 2009

[18]棉花分子标记研究现状及展望. 解志红,孙毅,吴日恒,王景雪,刘惠民. 2002

[19]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李朋波,王娇娟,陈耕. 2009

[20]NaCl胁迫对棉花叶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 姜艳丽,史华平,杨艳兵,尹晓斐,王计平.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