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吕杨 1 ; 宋超 2 ; 刘媛媛 2 ; 赵峰 2 ; 张涛 2 ; 高宇 2 ; 庄平 1 ;
作者机构: 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虾虎鱼科;16S rRNA;分子系统分类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6 年 38 卷 01 期
页码: 17-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线粒体16S rRNA基因在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及物种鉴定中的作用,采用16S rRNA基因特异扩增测序及Gen Bank已有序列联合配对分析的方法,对长江口虾虎鱼科9属11种鱼类34个16S rRNA基因片段的序列进行比较和系统分类研究。统计分析显示,虾虎鱼科鱼类该片段的A含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碱基含量,A+T的平均含量高于G+C的平均含量,第3密码子位点G+C含量最高,其平均值为51.1%,变化范围为49.8%~53.2%。全部转换位点多于颠换位点,转换/颠换比值为1.45。依据Maximum Composite Likelihood模型,得出11种虾虎鱼科鱼类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151,种内为0.002,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76倍。通过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为明显的单系群,并进一步佐证把传统形态分类中弹涂鱼科的青弹涂鱼(Scartelaos histiophorus)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及鳗虾虎鱼科的拉氏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lacepedii)和红狼牙虾虎鱼(Odontamblyopus rubicundus)归属于虾虎鱼科的合理性。聚类结果显示红狼牙虾虎鱼和拉氏狼牙虾虎鱼聚在一起,其节点支持率达100%,两者可能为同种异名。本研究表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虾虎鱼科鱼类进行物种鉴定和系统分类是可行的,可为虾虎鱼类的亲缘关系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 相关文献
[1]基于线粒体COI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虾虎鱼科鱼类系统分类. 于亚男,宋超,侯俊利,王妤,庄平. 2014
[2]虾虎鱼科(Gobiidae)基因组微卫星DNA的分布特征. 白翠翠,柳淑芳,庄志猛. 2016
[3]基于线粒体C01基因的DNA条形码在石首鱼科(Sciaenidae)鱼类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柳淑芳,陈亮亮,戴芳群,庄志猛. 2010
[4]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部分序列的长江口舌鳎科鱼类系统分类研究. 宋超,于亚男,张涛,杨刚,章龙珍. 2014
[5]基于线粒体CO1基因的DNA条形码在石首鱼科(Sciaenidae)鱼类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柳淑芳,陈亮亮,戴芳群,庄志猛. 2010
[6]我国东南沿海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4个群体线粒体16S rRNA序列及遗传结构分析. 叶莹莹,徐梅英,郭宝英,吴常文. 2012
[7]舌鳎亚科鱼类单系起源和同种异名的线粒体DNA证据. 柳淑芳,刘进贤,庄志猛,高天翔,韩志强,陈大刚. 2010
[8]虹鳟肠炎红嘴病病原菌的确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连浩淼,卢彤岩,刘红柏,尹家胜,张辉,李绍戊. 2015
[9]基于454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平台对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的比较分析. 王勋功,李迎,甄毓,米铁柱,贺惠,张玉. 2018
[10]云斑尖塘鳢烂身病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麦耀宝,陈智光,陈灼均,李本旺,林强. 2018
[11]中国近海11种鳀科鱼类分子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马春艳,沈盎绿,马凌波,倪勇,张永. 2010
[12]瓶鼻海豚、中华白海豚和糙齿海豚线粒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分析. 李莉好,郭奕惠,黄桂菊,江世贵,贾晓平,喻达辉. 2007
[13]中国南海野生斑节对虾5个地理群体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周发林,江世贵,姜永杰,黄建华,马之明. 2009
[14]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能力初测. 战海,王广军,陈成勋. 2017
[15]鲢病原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梁利国,谢骏,叶诗尧. 2013
[16]基于线粒体16S rRNA和COI序列的江苏启东海域4种贝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闫永斌,葛玉双,程起群,范瑞良,李楠楠,全为民. 2022
[17]海南三亚斑节对虾野生种群mtDNA 16S rRNA基因和控制区序列的多态性. 周发林,江世贵,姜永杰,黄建华,马之明. 2006
[18]成都平原主养草鱼·搭配鲫鱼池塘底泥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唐凌,邝声耀,刘兴国,张纯,张锦秀. 2014
[19]高通量测序分析鉴定东星斑溃烂病主要致病菌. 王磊,张天时,刘洋,张子威,李开敏,朱春华,陈松林. 2023
[20]3种白鲑线粒体细胞色素b和16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分析. 张俊丽,高天翔,韩志强,郭焱,董崇智.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典型淡水水域环境中喹诺酮类抗生素污染的研究进展
作者:孟顺龙;李鸣霄;陈曦;裘丽萍;徐慧敏;宋超;李丹丹;范立民
关键词:喹诺酮类抗生素;淡水水域;迁移转化;赋存水平;抗生素抗性基因
-
农用抗生素的毒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作者:杨佳音;李鸣霄;陈曦;宋超;许晶;范立民;裘丽萍;李丹丹;徐慧敏;孟顺龙;穆希岩;夏斌
关键词:农用抗生素;毒代动力学;风险评估
-
河口鱼类生态廊道研究进展
作者:张婷婷;赵峰;王思凯;杨刚;张涛;袁瑞
关键词:河口鱼类;生态廊道;通道路径识别;生境保护修复
-
理论创新与方法突破助力科学评估和管理渔业资源-评《黄渤海渔业资源评估:理论、方法、应用》
作者:庄平
关键词:
-
基于逐步回归模型的池塘养殖环境环丙沙星暴露水平预测模型的构建
作者:高玉晓;陈曦;马志远;方龙香;裘丽萍;孟顺龙;宋超
关键词: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回归模型;预测模型
-
高分辨质谱结合分子网络技术在鱼体恩诺沙星及其转化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朱磊;方龙香;李丹丹;胡庚东;裘丽萍;孟顺龙;宋超
关键词:分子网络;转化产物;恩诺沙星;罗非鱼;产物鉴定
-
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的发展历程与问题思考
作者:庄平;赵峰;罗刚;张涛;石小涛;冯广朋;王思凯
关键词:水生生物资源衰退;增殖放流;种群结构调整;生态容纳量;生活史;水产品供给;生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