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桃需冷量探讨气温变化对其适应性的挑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严娟 1 ; 赵滨涛 1 ; 孙朦 1 ; 宋宏峰 1 ; 蔡志翔 1 ; 李垍峣 1 ; 宿子文 1 ; 张明昊 2 ; 沈志军 1 ; 许建兰 1 ; 马瑞娟 1 ; 俞明亮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

关键词: 桃;需冷量;气温变化;适应性;挑战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724-7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12个地理位置和气候类型不同的地区2011—2021年气温数据为基本资料,通过0~7.2℃模型对各地区用于打破桃休眠的累积冷量(h)进行评估,同时统计已报道的基于0~7.2℃模型估算的589份桃品种资源的需冷量,分析各地区气温变化情况及其对冷量积累的影响,研判各地区桃品种资源面临的适应性挑战,并提出应对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0年间,在11月初至翌年3月底(桃需冷量积累时间段),12个地区的气温均逐年升高,平均升高2℃,部分年份气温波动大。各地区冷量积累差异明显。随着纬度降低,冷量起始日期由早到迟,结束日期则由迟到早,冷量积累时间逐渐减少;各地平均累积冷量4.5~1 315 h,逐年降低趋势较明显,且纬度越低,降低趋势越明显。另外,气候带类型也对冷量累积有影响。累积冷量降低对各地桃的适应性产生了轻度、中度或重度影响。基于以上结果,对各地适宜生长的桃需冷量区间范围进行了预判,具体为:北京、蒙阴、郑州和南京以<1 000 h为宜,上海和杭州以600~700 h为宜,桂林以<400 h为宜,文山和古田以<200 h为宜(古田一些高海拔区域需冷量400 h的桃也可适应),福州以<100 h为宜,广州以<50 h为宜,海南需要基本不休眠、常绿类型的桃。未来桃产业发展需要加大低需冷量桃种质的创制和品种选育,优化主产区品种布局,合理制定南延栽培计划。

  • 相关文献

[1]上海地区"锦"系列黄桃花芽需冷量和开花需热量研究. 张明昊,李雄伟,周慧娟,马小雯,苏明申,杜纪红,张夏南,叶正文. 2024

[2]上海地区‘申沪’系列葡萄新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XI Xiaojun,奚晓军,ZHA Qian,查倩,HE Ya'ni,和雅妮,JIANG Aili,蒋爱丽,TIAN Yihua. 2018

[3]上海地区‘申沪’系列葡萄新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 奚晓军,查倩,和雅妮,蒋爱丽,田益华. 2018

[4]上海地区设施葡萄的需冷量及需热量研究. 奚晓军,蒋爱丽,田益华,查倩. 2015

[5]上海地区梨品种需冷量及需热量研究. 王晓庆,施春晖,蒋爽,朱涛,林雪君,李水根,骆军. 2024

[6]葡萄品种需冷量及打破休眠研究. 杨天仪,李世诚,蒋爱丽,骆军,金佩芳,单传伦. 2001

[7]南方地区大樱桃栽培的主要限制因子及针对性改良措施. 徐芳杰,张学英,骆军. 2014

[8]长产蛋周期饲养模式对我国蛋鸡产业的挑战. 姚俊峰,王晓亮,杨长锁. 2020

[9]21世纪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徐崇敬,陶雪娟,宋凤菊,张建敏,李长玉. 1998

[10]上海市设施蔬菜机械化生产装备介绍. 张兆辉. 2015

[11]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在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多点试验中的应用. 张安宁,毕俊国,王飞名,赵洪阳,余新桥,刘国兰. 2019

[12]上海崇明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比较研究. 孙小淋,周燕,盛海安,李林茹,周文宗,姚春霞. 2018

[1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杂交种沪油杂1号丰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王伟荣,孙超才,李延莉,钱小芳. 2006

[14]长江流域杂交晚粳恢复系的选育与利用. 袁勤,曹黎明,徐峰,顾永平,倪林娟,程灿. 2006

[15]上海崇明水稻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 孙小淋,李亚辉,周燕,盛海安,姚春霞,周文宗. 2018

[16]上海市水稻新品种(系)的丰产性及适应性比较试验. 陈海霞,李帮学,吴书俊. 2024

[17]淹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适应机理的研究进展. 姜玉萍,郝婷,邹宜静,张兆辉,陈春宏,王良军. 2013

[18]长江下游地区甘蓝型单、双低油菜新品种(系)产量能力、适应性和稳产性分析. 孙超才,方光华,赵华. 1991

[19]高温对桃小孢子产生及花粉发育的影响. 叶正文,杜纪红,苏明申,周慧娟. 2011

[20]不同微生物菌肥对桃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Fan Jiequn,范洁群,Chu Changbin,褚长彬,Wu Shuhang.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