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明昊 1 ; 李利 1 ; 高梦祥 1 ; 刘华 2 ; 王金斌 1 ; 曾海娟 1 ;

作者机构: 1.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食品安全;检测;纳米材料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4 年 40 卷 004 期

页码: 117-1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近年来,多种新型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其中,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凭借其简单、快捷、检出限低、特异性强等特点,被应用于检测转基因作物蛋白、抗生素、违规添加剂、生物毒素等多个领域。本文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发光体系、构建模式及其近几年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相关文献

[1]基于多重PCR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胡瑞丽,任方方,吴洋洋,许燕,赵凯,索玉娟,邵毅,周昌艳. 2015

[2]生物有机纳米材料——细菌纤维素. 马承铸. 2001

[3]一种用于清除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分子印迹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研究. 邵奕珉,邾静静,韩铮,杨宪立,陈珊珊,聂冬霞. 2017

[4]上海完善网络外卖食品安全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刘增金. 2020

[5]同步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四重PCR的条件优化和检出限分析. 王金斌,李文,郭陈莉,白蓝,刘华,吴文惠,唐雪明. 2018

[6]行业自律、社会监管与纵向协作——基于社会共治视角的食品安全行为研究. 张明华,温晋锋,刘增金. 2017

[7]食用猪血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 张莺莺,王洪洋,涂尾龙,曹建国,吴华莉,徐大达,王蓓蓓,谈永松. 2019

[8]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2024

[9]我国部分地区2021年产大米中稻曲菌素污染情况调查. 范楷,蔡亚玲,胡政,刘星,张志岐,聂冬霞,韩铮. 2023

[10]关于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构想. 章力建,吴爱忠,赵志辉,蔡典雄,朱立志,胡育骄. 2011

[11]基于SNPs标记的猪肉DNA溯源技术的研究. 张小波,吴潇,何慧,朱连龙,唐雪明. 2011

[12]食源性病原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孙晓飞,赵凯,王金斌,谭芙蓉,祁保民,唐雪明. 2010

[13]2012年食用菌“平菇甲醛”事件浅析. 邢增涛,赵晓燕,谭琦,刘海燕. 2012

[14]食用菌中甲醛的提取和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分析. 邵毅,周昌艳,白冰,邢增涛,刘海燕. 2015

[15]电子束辐照技术在食品安全控制中的应用. 顾可飞,赵志辉,高美须,邢增涛. 2008

[16]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余智颖,范楷,黄晴雯,孟佳佳,郭文博,周剑,聂冬霞,杨梦瑞,李亮,韩铮,赵志辉. 2025

[17]信息源信任对消费者食品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以可追溯猪肉为例. MENG Xiao-fang,孟晓芳,LIU Zeng-jin,刘增金. 2018

[18]国内新型基因2型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研究进展. 张倩,陶洁,张东,区炳明,林航,杨颖,张信军,朱礼倩,王建业,贺生中,孟婷,谢静,朱国强. 2017

[19]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林梅,缪德年,黄克和,张克春. 2015

[20]基于敏感波段的小麦冠层氮含量估测模型. 杨宝华,陈建林,陈林海,曹卫星,姚霞,朱艳.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