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素密度、贮量与分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娜 1 ; 陈丕茂 1 ; 乔培培 1 ; 秦传新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海洋牧场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红树林;碳素密度;碳贮量;分布特征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4 年 41 卷 16 期

页码: 161-164+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广东省沿岸典型红树林区域内的红树植物及底泥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现场分析和实验室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密度、贮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泥碳密度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而且与地区和树种的不同无关,50 cm底泥平均碳密度为0.0187 g/cm3。不同地区不同红树品种的不同组分中碳素密度差异明显。各地区总碳储量大小顺序为:珠海>高桥>深圳>水东湾>广海湾>饶平>大亚湾>澄海。红树覆盖区的碳密度和碳储量都明显高于无红树覆盖区,说明红树林有很强的碳汇功能。

  • 相关文献

[1]红树林水生动物栖息地功能及其渔业价值. 徐姗楠,陈作志,李适宇. 2010

[2]关于红树林生态系保护利用的探讨. 陆忠康. 1996

[3]珠江口淇澳岛红树林湿地沉积物碳、氮分布研究. 江睿,吴云超,陈丕茂. 2021

[4]雷州半岛红树林滩涂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梁超愉,张汉华,颉晓勇,邹发生. 2005

[5]底栖动物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学意义. 徐姗楠,陈作志,黄小平,李适宇. 2010

[6]不同红树植物和湿地植物根部渗氧特征研究. 刘勇,刘永,李纯厚,谭凤仪,叶志鸿,陆琴燕. 2011

[7]外来植物入侵红树林生态系统风险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应用. 陆琴燕,刘永,李纯厚,陈作志,徐姗楠. 2013

[8]广东省常见红树植物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及生物量研究. 李娜,陈丕茂,秦传新. 2014

[9]滦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黏土矿物特征. 曹珂,李梅娜,刘金庆. 2016

[10]波浪与潮流对潮滩悬沙含量贡献的现场观测. 李博闻,单红仙,张少同,文明征,贾永刚. 2016

[11]胶州湾养殖区贝类生物体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特征. 夏斌,周明莹,陈碧鹃,冷凯良,乔向英,田丽粉. 2010

[12]2015年春、夏季莱州湾营养盐分布特征. 郭富,王保栋,辛明,张文全,厉丞烜,谢琳萍,孙霞. 2017

[13]獐子岛养殖海域颗粒有机碳、颗粒氮的时空分布特征. 刘毅,张继红,杜美荣,蔺凡,丁刚,吴文广,房景辉. 2016

[14]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及临近水域大型底栖动物研究. 罗民波,庄平,沈新强,张涛,晁敏,朱江兴,王云龙. 2008

[15]2015年秋季长江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张珊珊,线薇微,梁翠. 2018

[16]春季黄、渤海中异戊二烯的浓度空间分布与海-气通量. 吴英璀,李建龙,王健,张洪海,杨桂朋. 2018

[17]渤海近岸水体有色溶解有机物的光吸收特征及其分布. 谢琳萍,王保栋,辛明,何秀平,孙霞. 2016

[18]东营凹陷滑塌型重力流沉积分布特征及三角洲沉积对其影响. 张青青,操应长,刘可禹,杨田,王艳忠,贾光华,刘鑫金. 2017

[19]长江流域颗粒态金属元素的分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饶恩铭,任景玲,辛成林,张国玲. 2019

[20]中国黄海抹香鲸组织多氯联苯的分布特征及其毒性分析. 黄健生,张琳玲,谢翠美,卢伟华,陈海刚.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