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品种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及分化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二芹 1 ; 马强 2 ; 王云 1 ; 高宛莉 1 ; 郭亚君 1 ;

作者机构: 1.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关键词: 紫花苜蓿;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分化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2 年 40 卷 29 期

页码: 14172-1417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紫花苜蓿的愈伤组织及分化体系。[方法]以4个品种的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不同的激素浓度及基因型对紫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4个品种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差别不大;最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改良SH+2,4-D 2 mg/L+KT 0.05 mg/L;苜蓿王的分化率和出苗率表现较佳;最佳分化培养基为改良SH+KT 0.4 mg/L。[结论]该试验为今后筛选易分化的苜蓿品种和研究"转基因苜蓿疫苗"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不同小麦品种幼胚愈伤诱导及适宜草甘膦浓度的筛选. 杨丽荣,全鑫,薛保国,雷振生,赵献林,晁岳恩,刘昊英,鹿莉. 2013

[2]普通野生稻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 梁云涛,陈成斌,梁世春,段俊枝,余建平,黄娟,徐志健. 2014

[3]怀山药茎尖脱毒培养与茎段增殖研究. 苗利娟,韩锁义,张新友,黄冰艳,汤丰收,董文召,王素霞. 2011

[4]花生上胚轴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李文静,付留洋,黄冰艳,苗利娟,石磊,董文召,臧新,汤丰收,张新友. 2016

[5]红花小孢子培养与胚状体诱导研究. 安素妨,董薇,杨红旗,余永亮,许兰杰,梁慧珍. 2023

[6]芝麻子叶及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卫双玲,张海洋,郑永战,张体德,梅鸿献,高桐梅,毛建平. 2007

[7]大蒜胚性细胞悬浮系的建立. 孟新亚,邵玉春,刘冬霞,黎明,何宁. 2002

[8]芝麻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苗红梅,琚铭,魏利斌,马琴,张海洋. 2012

[9]小麦幼胚培养特性对外源物质响应的研究. 何盛莲,崔党群,陈军营,陈新建,雷振生,吴政卿,方保停. 2006

[10]玉米自交系幼胚培养与基因枪转化研究. 蒋武生,郅玉宝,耿建峰,原玉香,张晓伟,韩永平,陈占宽,高睦枪. 2001

[11]紫花苜蓿在奶牛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冯长松,王雪,李绍钰,孙全友,王琳燚,王成章. 2012

[12]多花黑麦草与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发酵品质和体外消化率的研究. 张丁华,王艳丰,刘健,王书丽,陈付英. 2019

[13]紫花苜蓿田春季阔叶杂草除草剂筛选及安全性评价. 苏旺苍,薛飞,吴仁海,徐洪乐,孙兰兰,杨共强. 2023

[14]紫花苜蓿秋眠性评价系统及其应用. 冯长松,王二耀,李文军,徐照学,王成章. 2015

[15]不同秋眠型紫花苜蓿对北京地区自然光周期的生长反应. 冯长松,王成章,李绍钰,卢欣石. 2011

[16]4个美国标准秋眠型苜蓿对自然光周期的生长反应. 冯长松,李锦华,李绍钰,卢欣石. 2011

[17]返青期喷施海藻肥对苜蓿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 冯长松,梁志妍,韩康康,杜红旗,娄治国,刘磊. 2023

[18]甲咪唑烟酸与烯草酮混配对紫花苜蓿生长影响及除草效果研究. 苏旺苍,冯长松,李慧龙,孙兰兰,徐洪乐,吴仁海. 2022

[19]不同缓解处理对甲咪唑烟酸紫花苜蓿药害的缓解效果研究. 苏旺苍,徐洪乐,孙兰兰,冯长松,吴仁海. 2022

[20]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及其在肉兔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孙全友.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