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斑点叉尾血浆铜蓝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孟艳青 1 ; 党广成 2 ; 刘洋 2 ; 王启龙 2 ; 沙珍霞 2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斑点叉尾;血浆铜蓝蛋白;感染;差异表达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3 年 34 卷 04 期

页码: 52-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克隆了斑点叉尾中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全长cDNA序列,其中5′非翻译区(5′-UTR)25bp、3′非翻译区(3′-UTR)860bp、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3 225bp,编码一条含有1 074个氨基酸的多肽链。与其他真核生物血浆铜蓝蛋白成员进行同源性比较,表现出较高的保守性。本研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分析了斑点叉尾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在正常组织和被不同病菌感染后的肝脏、肠、头肾及脾脏中的表达。结果发现,正常组织中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在正常肝脏中表达最强烈。4种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海豚链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斑点叉尾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血浆铜蓝蛋白基因的应答在不同组织中都有差异。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对海豚链球菌的应答最为显著,而对呼肠孤病毒的应答最不明显。而且不难发现,感染4种病原菌后,血浆铜蓝蛋白基因在头肾中的表达都出现明显的上调。

  • 相关文献

[1]斑点叉尾(鮰)血浆铜蓝蛋白的全长cDNA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孟艳青,党广成,刘洋,王启龙,沙珍霞. 2013

[2]不同温度下恩诺沙星及其代谢物在斑点叉尾各组织中的残留及消除规律比较. 杨秋红,艾晓辉,刘永涛,胥宁,赵凤. 2017

[3]斑点叉尾基础群体生长和存活性状遗传参数估计. 栾生,边文冀,邓伟,胡红浪,孔杰. 2012

[4]斑点叉尾TLR20和TLR21基因在不同细菌和病毒感染后的表达特征. 路飏,王启龙,李敏,陈松林,沙珍霞. 2013

[5]在斑点叉尾血清中强力霉素对嗜水气单胞菌药动-药效模型研究. 艾晓辉,丁运敏,汪开毓,刘永涛,沈丹怡. 2011

[6]浸泡条件下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在斑点叉尾组织中分布及消除规律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索纹纹,杨秋红. 2013

[7]斑点叉尾呼肠孤病毒诱导斑点叉尾肾脏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王瑶,曾令兵,徐进,周勇,肖艺. 2013

[8]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在斑点叉尾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袁科平,李荣. 2007

[9]短期饥饿对斑点叉尾形态、肌肉品质构成及营养组成的影响. 钟金香,李俊伟,颉晓勇,郭永坚,王珺,朱长波. 2018

[10]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药物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丁俊仁,艾晓辉,汪开毓,刘永涛,袁科平,袁丹宁. 2012

[11]不同水温下氟甲砜霉素在斑点叉尾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刘永涛,艾晓辉,杨红. 2009

[12]斑点叉尾鳃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加儿,区又君,刘匆. 2009

[13]半滑舌鳎体表色素细胞观察及POMC表达特性分析. 史学营,徐永江,柳学周,杨洪军,臧坤,史宝,李存玉. 2014

[14]基于转录组测序的半滑舌鳎长链非编码RNA的初步鉴定与分析. 徐浩,徐锡文,周茜,陈松林. 2020

[15]施氏鲟精巢和卵巢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和差异表达EST的筛选. 陈金平,王斌,吴文化,梁冰,张树义. 2006

[16]大菱鲆神经肽Y基因克隆及其在工厂化养殖饥饿-投喂策略中的表达特征分析. 韩建,刘滨,姜志强,穆小生,雷霁霖. 2014

[17]反向NorthernBlotting对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朱靖,杨娜娜,柳淑芳,杜立新. 2005

[18]反向 Northern Blotting 对绵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ESTs的鉴定. 朱靖,杨娜娜,柳淑芳,杜立新. 2005

[19]大菱鲆免疫球蛋白轻链IgL全长cDNA的分离、鉴定及表达分析. 王贤丽,张玉喜,孟亮,陈松林. 2010

[20]革胡子鲶的鰤诺卡氏菌感染. 王芳,常藕琴,颜远义,姜兰,刘春,李凯彬.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