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在番茄根部的定殖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雪芳 1 ; 朱育菁 1 ; 车建美 1 ; 陈燕萍 1 ; 蓝江林 1 ; 王阶平 1 ; 刘波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细胞结构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314-3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筛选防治番茄青枯病的优良生防菌株,本研究以弱化指数、胞外多糖含量和盆栽苗番茄发病率为指标确定20株经形态初步判定为无致病力的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Tn5突变菌株的致病性,测定其在番茄根部的定殖数量,并于显微镜下观察其定殖特性。结果表明,供试的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弱化指数均大于0.75,胞外多糖含量介于1.59~16.68μg/mL之间,显著低于强致病力菌株FJAT-91,接种40 d番茄植株未出现青枯病症状;20株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均能在番茄根部定殖,定殖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菌株T659的定殖数量最大,定殖时间最长,分别为2.86×106CFU/g和35 d;透射电镜观察发现,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从番茄植株根部表皮细胞中侵入,然后进入维管束厚壁细胞,并在维管束细胞中大量繁殖和定殖,但未引起番茄根部细胞结构病理变化。表明供试的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T659的定殖能力最强,具有良好的生防潜力。

  • 相关文献

[1]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突变菌株的构建及其防效评价模型分析. 郑雪芳,刘波,林乃铨,朱育菁,车建美. 2013

[2]番茄青枯病生防芽胞杆菌的筛选与鉴定.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葛慈斌,刘国红. 2016

[3]水肥菌一体化番茄基质栽培系统青枯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 郑雪芳,陈燕萍,肖荣凤,刘欣,江城,王阶平,刘波. 2022

[4]番茄青枯病植物疫苗胶悬菌剂的制备及其对病害的防治效果. 郑雪芳,朱育菁,刘波,葛慈斌. 2017

[5]植物疫苗无致病力青枯雷尔氏菌胁迫对番茄防御酶系统的影响. 张文州,郑雪芳,刘波,黄建忠,朱育菁,车建美,林抗美. 2011

[6]番茄青枯病植物疫苗菌株FJAT-1458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发酵过程状态参数研究. 郑雪芳,朱育菁,刘波,葛慈斌. 2016

[7]抗番茄青枯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室内防效测定. 赵健,兰成忠,陈庆河,邱荣洲,翁启勇. 2006

[8]番茄青枯病植物疫苗菌株FJAT-1458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发酵过程状态参数研究简. 郑雪芳,朱育菁,刘波,葛慈斌. 2016

[9]设施番茄连作障碍土壤修复及其对青枯病害的防治效果. 郑雪芳,刘波,朱育菁,陈德局,陈小强,魏余煌. 2018

[10]~(60)Co辐照诱变对姬松茸菌丝生长及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翁伯琦,江枝和,林勇,黄挺俊,肖淑霞. 2003

[11]优质生姜低盐腌藏技术及其显微结构研究. 林晓姿,李维新,魏巍,梁璋成,陆东和,何志刚. 2012

[12]生防菌ANTI-8098A在番茄植株及土壤中定殖特性的研究. 张彦,车建美,刘波,唐乐尘,林抗美. 2010

[13]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程本亮,刘波,车建美,朱育菁,林营志. 2010

[14]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分化研究. 程本亮,车建美,刘波. 2009

[15]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性分化及其青枯病植物疫苗的构建与应用. 刘波,车建美,郑雪芳,朱育菁,林营志,唐唯其. 2011

[16]青枯雷尔氏菌胁迫对烟草植株抗氧化酶系活性的影响. 车建美,刘波,张彦,蓝江林,苏明星,林抗美. 2011

[17]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hrpB突变菌株的纯化分离及其异质性研究. 郑雪芳,陈德局,刘波,朱育菁,陈小强. 2017

[18]青枯雷尔氏菌胞外多糖合成缺失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陈小强,陈德局,朱育菁,陈燕萍,张海峰,刘波. 2018

[19]青枯雷尔氏菌Tn5转座子无致病力突变株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 程本亮,车建美,刘波. 2011

[20]福建青枯雷尔氏菌的遗传多样性及其生防放线菌的筛选. 郑雪芳,陈燕萍,肖荣凤,陈梅春,陈峥,刘欣,王阶平,刘波.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