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河口湿地景观格局与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尺度效应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婷婷 1 ; 高宇 1 ; 王思凯 1 ; 刘鉴毅 1 ; 张涛 1 ; 宋超 1 ; 赵峰 1 ; 庄平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东海与远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海与长江口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景观指数;多空间尺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栖息地分类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18 年 06 期

页码: 679-6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手段,获取长江河口潮滩的景观特征,选取了57个样点进行底栖动物采样调查及指数计算,分别在4个不同空间尺度对生境景观指数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分布的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了解景观格局在不同尺度下的变化规律,以及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冗余分析,筛选得到长江河口潮滩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研究的最优空间尺度,并且得到该尺度下与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相关的景观指数。结果显示:半径为75 m空间尺度的景观特征对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的解释度最好,可以作为后续研究的最优空间尺度。在此尺度下,底栖生物群落多样性与丰富度与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湿润地表斑块(水洼、临海光滩、潮沟)的散布度、土壤碳储量低下的斑块(光滩)的连通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植被斑块(芦苇、糙叶苔草、海三棱藨草、互花米草)的连通度、潮沟的连通度呈显著正相关。这些对后续正确理解河口生境异质性及其结构变化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在合理的尺度范围内分析河口湿地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或生态过程的影响机制,对今后在底栖动物栖息地利用效率、栖息地分类、栖息地屏障和通道功能的研究有实际意义。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