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合浦珠母贝主要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谭才钢 1 ; 刘宝锁 1 ; 张东玲 2 ; 牛志凯 1 ; 张博 1 ; 陈明强 1 ; 范嗣刚 1 ; 姜松 1 ; 黄桂菊 1 ; 李有宁 1 ; 陈素文 1 ; 喻达辉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集美大学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形态性状;灰色关联;选择育种

期刊名称: 南方水产科学

ISSN: 2095-0780

年卷期: 2015 年 02 期

页码: 35-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文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12个家系的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4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12个家系的平均体质量、壳长、壳高、壳宽和绞合线长分别为35.96 g、57.36 mm、59.24 mm、23.55 mm和56.93 mm。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8.30%~21.30%),其中壳高和壳宽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而体质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体质量与各形态性状灰色关联系数之和以壳高为最大(8.950 8),且家系间较均一,壳长为最小(8.189 8),但家系间变化幅度较大。体质量与4个形态性状的关联度大小趋势为壳高(0.745 9)>绞合线长(0.714 8)>壳宽(0.705 9)>壳长(0.682 5)。根据上述结果,可将壳高作为间接选育合浦珠母贝体质量性状的重要评价指标,以提高体质量的选育效率。

  • 相关文献

[1]合浦珠母贝幼贝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黎火金,刘宝锁,罗会,黄桂菊,陈明强,范嗣刚,李有宁,喻达辉. 2013

[2]合浦珠母贝家系的建立及生长性状的比较. 陈丹群,张殿昌,李有宁,吴开畅,王雨,龚世园,江世贵. 2008

[3]合浦珠母贝家系间生长性状和感染多毛类寄生病的比较分析. 陈明强,刘宝锁,谭才钢,吴开畅,严俊贤,李有宁. 2015

[4]罗氏沼虾养殖群体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及类群差异分析. 唐琼英,夏正龙,蔡缪荧,谢巨洪,潘月明,李景芬,杨国梁. 2019

[5]合浦珠母贝三亚养殖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陈飞飞,黄桂菊,陈明强,油九菊,李有宁,吴开畅,邢孔武,喻达辉. 2012

[6]合浦珠母贝不同壳色选育系F6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王祎哲,邓正华,王雨,李有宁,于刚,黄桂菊,陈明强. 2018

[7]合浦珠母贝4种壳色选育系主要性状的比较分析. 陈明强,刘宝锁,严俊贤,郭华阳,吴开畅,李有宁. 2016

[8]人类活动对浙江近海赤潮发生频率的影响分析. 徐姗楠,陈作志,何培民. 2007

[9]最佳遗传贡献理论及其在水产动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栾生,隋娟,孟宪红,罗坤,曹宝祥,孔杰. 2014

[10]牙鲆主要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刘永新,刘英杰,周勤,高磊,方辉,韩刚,王玉芬,姜秀凤,刘海金. 2014

[11]星斑川鲽家系建立及遗传效应分析. 田永胜,李祥孔,段会敏,李洪,宋莉妮,陈张帆,唐江,王波,孙宗哲. 2016

[12]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家系选育F_2早期选择反应和现实遗传力估计. 马爱军,王新安,黄智慧,杨志,曲江波,李猛,郭建丽. 2012

[13]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人工选育群体不同世代的微卫星分析. 张天时,王清印,刘萍,李健,孔杰. 2005

[14]对虾选择育种研究进展. 孔杰,栾生,谭建,隋娟,罗坤,李旭鹏,代平,孟宪红,卢霞,陈宝龙,曹家旺,曹宝祥. 2020

[15]草鱼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 姜鹏,韩林强,白俊杰,樊佳佳,陈柏湘,胡重江,周春龙,李胜杰. 2018

[16]主要养殖鲑科鱼类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 户国,谷伟,白庆利,王炳谦. 2012

[17]海产动物选择育种的研究进展. 张岩. 1992

[18]基因组选择技术在半滑舌鳎"鳎优1号"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研究. 卢昇,李仰真,王磊,刘洋,程向明,周茜,杨英明,郑卫卫,陈松林. 2022

[19]橙色莫桑比克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和荷那龙罗非鱼(O·hornorum)的选育效果评价.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 2008

[20]鱼类遗传改良研究综述. 朱华平,卢迈新,黄樟翰,高风英,杨丽萍.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