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晓龙 1 ; 钟鹏 1 ; 杨曌 1 ; 柴华 1 ; 李莎莎 1 ; 徐艳霞 1 ; 吴玥 1 ; 高海娟 1 ; 王宏伟 2 ; 王建丽 3 ; 李伟 1 ; 王若丁 1 ; 孙蕊 1 ; 李莉 1 ; 张杨 1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

2.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

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关键词: 油莎豆;无菌苗;茎尖分化;快速繁殖;生根

期刊名称: 中国饲料

ISSN: 1004-3314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122-1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建立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快速繁殖体系,本试验以黑油莎2号为试验材料,茎尖作为外植体,采用植物不同组织培养条件培养油莎豆无菌苗,以期筛选出最佳茎尖消毒方法、适宜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以及快速生根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随消毒时间的增加,黑油莎2号茎尖污染率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存活率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MS+0.9 mg/L 6-苄基腺膘呤(6-BA)+0.3 mg/L萘乙酸(NAA)处理时,黑油莎2号茎尖分化成苗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且茎尖分化成苗率最高,为62.67%;1/2MS+0.2 mg/L吲哚丁酸(IBA)处理时,黑油莎2号无菌苗生根数量(29.00)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 <0.05),且根系粗壮,根长为0.9~3.0 cm。最后得出75%酒精30s+0.1%升汞4 min为黑油莎2号最佳茎尖消毒方法,MS+0.9 mg/L 6-BA+0.3 mg/L NAA为最佳茎尖分化培养基配方,MS+1.0 mg/L 6-BA和1/2MS+0.2 mg/L IBA分别是最佳快速繁殖和生根培养基配方。油莎豆快速繁殖体系构建为寒区高效繁育油莎豆优异种苗及种质资源创新提供依据。

  • 相关文献

[1]浸种时间及发芽床对油莎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晓龙,钟鹏,杨曌,徐艳霞,柴华,李莎莎,王建丽,吴玥,高海娟,李旭业,李莉,刘秀玲,李伟. 2023

[2]非生物胁迫下油莎豆抗逆性研究进展. 孙蕊,钟鹏,刘泽东,高海娟,王若丁,李伟,尤海洋,宋雪莹,王晓龙. 2023

[3]油莎豆及其副产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陈国旺,南景东,张建胜,刘文,林秀蔚,沈思思,杨坤,王欢. 2024

[4]油莎豆的应用价值及其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王晓龙,钟鹏,杨曌,来永才,王宏伟,徐艳霞,柴华,李莎莎,吴玥,高海娟,王建丽. 2023

[5]种植密度和方式对油莎豆块茎生长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钟鹏,苗丽丽,刘杰,王建丽,陆海燕,于洪久,张楠. 2021

[6]油莎豆种质资源低温胁迫生理响应与耐寒性评价. 钟鹏,苗丽丽,王建丽,刘杰,王晓龙. 2023

[7]3个油莎豆品种幼苗生长综合评价. 高海娟,孙蕊,王若丁,李伟,钟鹏,王建丽,张军,王锐,杨曌,王晓龙,李莎莎,柴华. 2024

[8]油莎豆的利用价值与其产业发展现状. 孙蕊,钟鹏,刘泽东,高海娟,王若丁,李伟,尤海洋,李旭业. 2023

[9]寒地葡萄硬枝扦插生根试验. 肖丽珍. 2005

[10]引进国外树莓品种的组织培养生根试验. 刘文萍. 2005

[11]丽格海棠叶片再生体系的建立. 王禹,于非,谭巍,刘万达. 2017

[12]月季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王禹,张毓. 2017

[13]吲哚3-丁酸诱导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根研究. 毛彦芝. 2008

[14]树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于非. 2017

[15]不同处理方式对6种景观植物扦插生根的影响. 周沫. 2024

[16]寒地葡萄硬枝扦插生根试验. 肖丽珍. 2005

[17]转基因与非转基因杂种山杨组培苗内源激素的比较. 闫绍鹏,杨瑞华,关录凡,王秋玉. 2010

[18]蝴蝶兰组培苗瓶内生根的研究. 谭巍. 2011

[19]植物激素对丽格海棠组织培养快繁的影响. 于非,王禹. 2019

[20]须苞石竹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李欣,张彦妮,陈立新,岳桦.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