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常见植物源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伟 1 ; 文华 2 ; 蒋明 2 ; 吴凡 2 ; 田娟 2 ; 杨长庚 2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

2.农业部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吉富罗非鱼成鱼;植物原料;表观消化率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15 年 43 卷 04 期

页码: 17-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植物源饲料原料中营养成分和总能的表观消化率(ADC),为吉富罗非鱼饲料的配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6种植物源蛋白原料(全脂膨化大豆、豆粕、棉粕、菜粕、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和2种能量原料(小麦麸、面粉),分别与基础饲料按照3∶7的质量比配制成试验饲料,投喂体质量为(290.6±5.8)g/尾的吉富罗非鱼成鱼,1周后,采用网捞法收集成型完整的粪便,研究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原料的粗蛋白、粗脂肪、总能、总磷和氨基酸的ADC。【结果】吉富罗非鱼成鱼对8种原料粗脂肪的ADC差异不显著(P>0.05),均高于89.42%;对8种原料粗蛋白、总能的ADC和氨基酸的平均ADC均以面粉最高,小麦麸最低;各原料氨基酸的平均ADC变化趋势与蛋白质的ADC趋势一致。在6种蛋白质原料中,吉富罗非鱼成鱼对其粗蛋白、氨基酸平均、总能和总磷的ADC分别为85.70%~94.41%,89.07%~95.87%,62.92%~94.64%和32.96%~83.39%;其中,对全脂膨化大豆、豆粕、棉粕、花生粕和玉米蛋白粉粗蛋白的ADC均高于89%,且这5种原料间无显著差异(P>0.05);对花生粕、玉米蛋白粉和全脂膨化大豆总能的ADC显著高于菜粕和棉粕(P<0.05),而与豆粕无显著差异(P>0.05);对玉米蛋白粉总磷的ADC显著高于其他原料(P<0.05)。【结论】玉米蛋白粉、花生粕、全脂膨化大豆、豆粕可作为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优质的蛋白源,面粉则是吉富罗非鱼成鱼饲料中优质的能量源。

  • 相关文献

[1]吉富罗非鱼成鱼胆碱的需要量. 邵辉,文华,刘伟,蒋明,吴凡,田娟,黄凤. 2013

[2]吉富罗非鱼成鱼对烟酸的需要量. 黄凤,蒋明,邵辉,文华,吴凡,蒋明,刘伟,田娟. 2013

[3]2龄青鱼对7种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明建华,叶金云,张易祥,谢骏,杨霞,邵仙萍. 2014

[4]鳙鱼对10种蛋白质饲料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余含,戈贤平,孙盛明,张武肖,苏艳莉. 2017

[5]达氏鳇幼鱼对6种蛋白质原料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吴金平,褚志鹏,陈细华,唐丹,乔新美,李创举,岳华梅,阮瑞,刘伟. 2018

[6]混合植物蛋白源对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仲维玮,文华,蒋明,吴凡,袁丹宁,刘太亮,刘伟. 2010

[7]花鲈对不同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 常青,梁萌青,王家林,翟毓秀. 2005

[8]红鳍东方鲀对8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 王建学,卫育良,徐后国,梁萌青. 2021

[9]盐度对鲻鱼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林黑着,江琦,石红,黄剑南. 2001

[10]花对饲料中不同无机磷源的利用率. 赵朝阳,周洪琪,徐跑,陈建明,叶金云,李红霞. 2008

[11]芽孢杆菌对斑节对虾饲料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於叶兵,江世贵,林黑着,黄建华,温为庚,周发林. 2007

[12]花(鱼骨)对饲料中3种不同无机磷源的利用率. 赵朝阳,周洪琪,徐跑,陈建明,叶金云. 2007

[13]双低菜粕替代豆粕对青鱼幼鱼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云,胡毅,肖调义,郇志利,文华,封福鲜,余建波. 2012

[14]罗非鱼对木薯粉表观消化率的研究. 田雪,周洪琪,韩斌,闫大伟,刘兴国,李维娇. 2007

[15]鱼类对乙醇梭菌蛋白中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 邹方起,马世峰,陈颖,梁化亮,李重阳,晁伟. 2024

[16]花对饲料中3种不同无机磷源的利用率. 赵朝阳,周洪琪,徐跑,陈建明,叶金云. 2007

[17]大口黑鲈对四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研究. 王广军,吴锐全,谢骏,王海英,谢一荣. 2008

[18]中华绒螯蟹对10种常见饲料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 江星,陈立侨,孙盛明,李二超,黄艳青,唐伯平. 2013

[19]两种水温条件下吉富罗非鱼对两种工艺饲料的表观消化率的比较. 苏富强,吴凡,文华,刘伟,蒋明,田娟,陆星,喻丽娟. 2019

[20]虫肽蛋白在南美白对虾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仲明,王广军,陈阳城,谢骏,王海芳,刘清神.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