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 干物质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夏来坤 1 ; 谷利敏 1 ; 黄保 1 ; 穆心愿 1 ; 齐建双 1 ; 丁勇 1 ; 唐保军 1 ; 张凤启 1 ; 张君 1 ; 邢健伟 1 ;

作者机构: 1.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夏玉米;麦茬高度;出苗率;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产量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0 年 51 卷 007 期

页码: 1520-15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在秸秆全量还田、贴茬免耕直播条件下,探索宜粒收夏玉米机播的最佳冬小麦留茬高度,提高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和籽粒产量,为提高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机械化质量及实现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宜粒收玉米新品种新单68(对照品种郑单958)为研究对象,设3个麦茬高度处理(0、10和30 cm),研究麦茬高度对宜粒收夏玉米苗期质量、冠层特性、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及产量的影响.[结果]0~20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随麦茬高度增加而增加,1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处理高7.87%和15.26%,30 cm处理5和15 cm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比0 cm高16.60%和19.60%.随麦茬高度增加,夏玉米出苗率、株高整齐度和叶片SPAD值降低,株高和穗位高增加,茎粗变细,花前叶面积指数增加.夏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6叶期和9叶期随麦茬高度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随生育期推进麦茬高度处理间差异变小.10 cm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叶和鞘中积累量和分配率,提高了籽粒积累量与分配率、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随麦茬高度增加,公顷穗数降低,穗粒数和百粒重增加,产量先升高后降低,表现为10 cm处理产量最高,0和30 cm处理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郑单958相比,新单68的株高、穗位高、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积累对籽粒干物质积累贡献率和产量均增加,生育前期叶面积指数较高但成熟期落黄早;开花期干物质转运率和籽粒分配率新单68低于郑单958.[结论]10 cm麦茬高度有利于保持较高土壤含水量,提高玉米出苗率和株高整齐度,维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SPAD值,优化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特性,进而提高夏玉米籽粒产量.

  • 相关文献

[1]豫南雨养区夏玉米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赵霞,王宏伟,谢耀丽,闫玉方,刘京宝,王振华,黄璐. 2010

[2]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荧光参数日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赵霞,王秀萍,李潮海,刘天学. 2009

[3]深松与秸秆覆盖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郭书亚,付国占,王振华,顾顺芳,李亚贞. 2012

[4]夏玉米免耕精密播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 赵霞,王定林,唐保军,黄瑞冬,李潮海,丁勇. 2015

[5]不同播种方式下夏玉米机械化精量施肥技术研究.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朱卫红,夏来坤,李川,乔辉. 2015

[6]麦茬处理方式对夏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赵霞,张绍芬,刘天学,李潮海,梅沛沛,王小星. 2008

[7]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和氮肥利用的水氮调控效应. 张美微,刘京宝,李川,黄璐,张盼盼,李萍,牛军,郭国俊,陈京仑,宇婷,乔江方. 2020

[8]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9]长期垄作覆盖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俊红,邵运辉,刘瑞,丁志强,李舞,张洁,吕军杰,姚宇卿. 2020

[10]北方夏玉米滴灌施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 杜君,杨占平,魏义长,杨竹青,雷宏军,张运红,和爱玲. 2020

[11]氮肥减施对夏玉米花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盼盼,朱玉平,黄璐,宇婷,乔江方,李川,张美微,刘京宝. 2020

[12]花期干旱胁迫对不同夏玉米品种花后干物质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 穆心愿,夏来坤,谷利敏,张凤启,张君,丁勇,齐建双,唐保军,赵发欣,邢健伟. 2021

[13]控失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孙克刚,郭跃升,李玉顺,和爱玲,张运红,岳艳军,冯梦喜. 2015

[14]粉垄耕作后效对夏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亭,汤丰收,张巧萍,何宁,韦本辉. 2015

[15]氮肥分期施用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郑惠玲,姬变英,武继承,史福刚. 2007

[16]秸秆覆盖深松对夏玉米花后穗位叶衰老和产量的影响. 郭书亚,张新,张前进,王振华,李亚贞,顾顺芳,焦念元,尹飞,付国占. 2012

[17]吐丝期干旱对夏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美微,李志源,鲁振,乔江方,刘京宝,李川,张盼盼,赵霞,牛军,黄璐. 2021

[18]不同底墒处理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夏来坤,刘京宝,乔江方,黄璐,朱卫红,李川,王璞,陶洪斌. 2014

[19]黄淮海地区夏玉米锌高效基因型的筛选研究. 张盼盼,何冠华,李川,张美微,牛军,乔江方,何佳雯. 2023

[20]2001—2012年河南省夏玉米产量变化及生长季气象因子分析. 乔江方,刘京宝,夏来坤,朱卫红,李川,黄璐.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