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草莓间作诱集植物的筛选及其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宋鹏慧 1 ; 焦奎宝 1 ; 李雨泽 1 ; 杨瑞华 2 ; 张磊 1 ; 段亚东 1 ; 张鹍 1 ; 武新娟 1 ; 周双 1 ; 王明洁 2 ;

作者机构: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

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

关键词: 诱集植物;草莓;间作;西花蓟马;诱集效果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82-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诱集植物对设施栽培草莓上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利用Y型嗅觉测定仪测定了茉莉、栀子花、马鞭草、星空牵牛花、油豆角、红月季和茄子7种植物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并在田间研究了诱集植物的不同种植方位(东、西、南、北、中)、种植方式(点状种植和片状种植)和种植密度(与草莓苗的种植比例分别为1∶4、1∶7和1∶11)对西花蓟马的诱集效果。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7种诱集植物的偏好性表现为茉莉>栀子花>马鞭草>星空牵牛花>油豆角>红月季>茄子。西花蓟马对不同诱集植物和草莓之间的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茉莉为诱集西花蓟马效果最好的植物,最适宜开展后续的与草莓间作的西花蓟马田间诱集效果试验。田间试验中,方位南种植的茉莉最早诱集到西花蓟马,且在整个调查期内诱集到的数量最多;东、西、南、北4个方位种植的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先增加后略有下降;而方位中种植的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则表现持续升高,但没有方位南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多。在整个调查时段,点状种植区茉莉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均显著高于片状种植区;4月15日,点状种植区茉莉先诱集到西花蓟马;5月15日,点状种植区和片状种植区茉莉诱集西花蓟马的数量均达到最高。种植茉莉处理草莓上的西花蓟马数量明显低于只种植草莓处理(CK),且茉莉和草莓种植比例1∶7处理的诱集效果最好;在5月25日、6月5日和6月15日,该比例处理草莓诱集到的西花蓟马数量分别比CK减少了343头/株、295头/株和300头/株。

  • 相关文献

[1]西花蓟马抗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兰英,王泽胤,赵秀梅,刘悦,李青超,王立达,刘洋. 2024

[2]玉米间作大球盖菇对土壤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谷维,张荣芳,苏雅迪,王丙锋,王朝文,盖志佳,黄绪堂,张俐俐. 2020

[3]梨园间作李子高效栽培模式. 任爱华. 2006

[4]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闫锋,崔秀辉,王成,曾玲玲,王宇先,王立达,浦子刚. 2013

[5]大豆与早熟马铃薯间作防治大豆蚜虫初探. 杨晓贺. 2013

[6]玉米绿豆间作效应分析. 于运凯. 2014

[7]玉米/辣椒间作复合群体生理效应研究Ⅰ.不同间作方式对玉米/辣椒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宫秀杰,滕云飞,钱春荣,于洋,马军韬. 2010

[8]玉米/辣椒间作群体对光能利用的研究. 王俊强,腾云飞,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 2010

[9]低山丘陵区果农复合生态经营模式. 梁嘉陵,黄艳胜,王非,王文杰,张成军,聂江力. 1999

[10]马铃薯同大豆间作防控大豆蚜的两种人工调控措施. 杨晓贺. 2013

[11]草莓脱毒苗最优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赵海红. 2015

[12]DHAR与草莓AsA积累关系及DHAR RNAi遗传转化研究. 张丙秀,李柱刚,高媛,刘丹,高庆玉. 2012

[13]童子一号草莓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王禹,耿月伟,谭巍,于非,张毓,刘博文,刘万达. 2019

[14]适宜黑龙江塑料大棚栽培的草莓品种筛选试验. 宋鹏慧. 2018

[15]不同覆盖方式对塑料大棚草莓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宋鹏慧. 2018

[16]不同复合基质理化性质对草莓产量的影响及其主成分分析. 王娟,陈立新,刘力勇,邹春娇,萨日娜. 2018

[17]哈尔滨地区草莓温室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耿月伟,谭巍,王禹,刘博文,王娟. 2019

[18]草莓饮料的研制. 苏云珊. 2019

[19]黑龙江省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 王禹. 2021

[20]草莓叶片植株再生技术. 王禹.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