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辣木多糖酶促提取技术优化及不同部位含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周丹蓉 1 ; 叶新福 1 ; 王小安 1 ; 韦晓霞 1 ; 刘萍 1 ;

作者机构: 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长江大学

关键词: 辣木;多糖;纤维素酶;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含量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58-1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辣木多糖的酶促提取工艺和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选择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试验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纤维素酶辅助提取辣木多糖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差异。4种因素对辣木多糖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纤维素酶用量>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建立辣木多糖提取率(Y)与纤维素酶用量(X1)、提取温度(X2)、提取时间(X3)、液料比(X4)的二次正交回归模型:Y=18.6602+0.8134X1+0.7572X2–0.4312X3+0.6909X4–0.5181X12–0.4935X22–0.6277X42,该模型拟合度好,4个因素均对多糖提取率有显著影响(p<0.05)。通过回归模型获得优化的提取工艺为:纤维素酶用量1.60%,提取温度53℃,提取时间68 min,液料比52∶1,在此条件下辣木多糖提取率为19.83%,实际值与预测值一致。辣木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辣木根、花、嫩叶、茎中均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根中含量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1),可进一步开发利用。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得到的辣木多糖酶促提取工艺条件准确可靠,可有效提高辣木多糖提取率并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相关文献

[1]辣木叶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丹蓉,孙凯慧,叶新福,张永红,王小安,韦晓霞. 2018

[2]辣木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王小安,韦晓霞,姜翠翠,叶新福,张雅玲. 2019

[3]不同着生部位辣木叶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高敏霞,王小安,叶新福,韦晓霞,周丹蓉,潘少霖,陈文光. 2017

[4]基于RNA-Seq的辣木叶转录组研究. 张雅玲,王小安,潘少霖,叶新福. 2017

[5]不同浓度硒对辣木生长及硒反应基因表达的影响. 罗金水,陈在杰,潘迎芬,林晓兰,武英,陈振东. 2020

[6]辣木种苗繁育技术. 韦晓霞,高敏霞,王小安,高杨标,叶新福. 2018

[7]辣木播种育苗研究初报. 韦晓霞,高敏霞,王小安,高杨标,叶新福. 2018

[8]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组培快繁的影响. 高敏霞,叶新福,王小安,韦晓霞,方智振. 2016

[9]厦门市辣木产业现状调查与分析. 王小安. 2014

[10]辣木转录组SSR位点信息分析. 张雅玲,韦晓霞,王小安,潘少霖,叶新福. 2017

[11]辣木嫩梢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王小安,潘少霖,高敏霞,韦晓霞,周丹蓉,叶新福. 2016

[12]辣木氨基酸分析与营养评价研究. 周丹蓉,王小安,叶新福,韦晓霞,高敏霞. 2017

[13]辣木播种育苗研究初报. 韦晓霞,高敏霞,王小安,高杨标,叶新福. 2018

[14]12种野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初步研究. 蔡顺香,颜明娟,陈震南. 2002

[15]水葫芦富集砷、汞、铅、镉、铬含量分析. 蔡顺香,颜明娟,黄东风,林诚. 2005

[16]“二造龙眼”花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姜帆,陈秀萍,胡文舜,郑少泉. 2014

[17]不同有色稻品种资源花色苷含量分析. 叶宁,程朝平,杨德卫,叶新福,郑向华. 2019

[18]大豆籽粒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初步研究. 张玉梅,胡润芳,林国强. 2018

[19]菜用黄麻粗多糖含量的测定及其单糖组成分析. 练冬梅,姚运法,赖正锋,林碧珍,洪建基. 2019

[20]福建省海峡西岸城郊蔬菜重金属汞含量的调查研究. 陈卫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