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郭茉 1 ; 徐黎明 2 ; 周兵 1 ; 尹杰超 1 ; 任桂萍 1 ; 李德山 1 ;
作者机构: 1.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制药教研室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抗原表位;细菌展示技术;流式细胞术
期刊名称: 中国免疫学杂志
ISSN: 1000-484X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3 期
页码: 366-3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细菌表面展示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建立一种快速直观的抗原表位的新方法。方法:本研究以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结构蛋白VP2作为目标蛋白,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检测。将VP2基因分为连续不重叠的5个基因片段(V1~V5)。将各段基因分别克隆至细菌展示载体pAPEx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利用IPTG诱导使蛋白片段锚定表达于大肠杆菌细胞间质侧的内膜上,利用溶菌酶破除细菌外膜(原生质球制备),使蛋白片段暴露于原生质球表面。将该原生质球先后与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多克隆抗体和FITC标记的兔抗鸡抗体进行孵育,利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er,FC)检测原生质球的荧光信号强度。结果:FC结果显示,除V2片段外其余片段均有很强的荧光信号,其荧光强度为V3最强,V1、V4、V5其次。该结果说明V1、V3、V4、V5段存在抗原表位,V2段中无表位。为验证FC结果,本研究利用传统方法对各基因片段进行表达、纯化及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显示V3与多抗的结合能力最强,V2段无阳性反应,与FC结果相符。此外,本研究利用抗原表位分析软件对各蛋白片段潜在抗原表位进行预测,其结果与FC结果相一致。结论:本研究利用FC对抗原表位筛选过程进行实时监测,通过荧光信号强弱即可判断抗原表位是否存在及强弱,与传统抗原表位筛选方法相比,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地筛选出优势表位,对于流行病病原的基础研究及疫苗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文献
[1]基于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对胶州湾春季浮游植物的研究. 陈芸燕,孙晓霞,朱明亮. 2017
[2]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吴常文. 2009
[3]流式细胞术在水生生物DNA含量和倍性分析中的应用. 耿波,孙效文. 2008
[4]流式细胞术在双壳贝类免疫研究中的应用. 龚秀琼,李霄霞,耿倩倩,谭志军,姚琳,江艳华,曲梦,李风铃. 2022
[5]金虎杂交斑三倍体血细胞特征及染色体核型分析. 邓远,李振通,苏金枝,黎琳琳,邱弈树,丁小雨,段鹏飞,王心怡,王林娜,刘阳,马文辉,赵侠,李胜忠,田永胜. 2024
[6]吉富罗非鱼核DNA含量的测定. 邹芝英,肖炜,李大宇,徐跑,祝璟琳,韩珏,乐贻荣,杨弘. 2014
[7]斑鳢、乌鳢及其杂种细胞核DNA流式含量分析. 段爱丽,陈昆慈,张新铖,李伟,朱阿莉. 2014
[8]龙池鲫DNA含量、倍性分析及其形态学特征研究. 徐钢春,殷文健,顾若波,周国勤,茆健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盐霉素钠体外抗虹鳟IHNV和IPNV的活性研究
作者:邵轶智;李林芳;赵景壮;卢彤岩;徐黎明
关键词: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NV);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盐霉素钠;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CHSE-214);胖头上皮瘤细胞(EPC)
-
虹鳟fabp10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生物信息学及组织表达分析
作者:任广明;林玉杰;徐黎明;赵景壮;邵轶智;卢彤岩
关键词:虹鳟;fabp10;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代谢
-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为伦;赵景壮;卢彤岩;邵轶智;任广明;徐黎明
关键词:鲑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疫苗
-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敏感细胞系比较及其在CHSE-214细胞上的增殖特性
作者:赵文闻;徐黎明;陈桂花;段凯越;赵景壮;任广明;邵轶智;张颖;卢彤岩
关键词: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大鳞大麻哈鱼胚胎细胞;虹鳟性腺细胞;病毒载量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桂花;卢彤岩;赵景壮;林婧楠;任广明;徐黎明
关键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疫苗;核酸疫苗
-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灭活疫苗的制备及免疫保护效果
作者:陈桂花;徐黎明;赵景壮;任广明;邵轶智;卢彤岩
关键词: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胖头鱥上皮细胞;灭活疫苗;β-丙内酯(BPL)
-
基因组Ⅰ型和Ⅴ型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段凯越;赵景壮;任广明;邵轶智;卢彤岩;何保全;徐黎明
关键词:虹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基因组Ⅰ型;基因组Ⅴ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