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重测序的长豇豆基因组InDel标记开发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易 1 ; 黎庭耀 1 ; 李国景 2 ; 陈汉才 1 ; 沈卓 1 ; 周轩 1 ; 吴增祥 1 ; 吴新义 2 ; 张艳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关键词: 长豇豆;InDel标记;遗传多样性;F1代真实性鉴定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2 年 49 卷 004 期

页码: 778-7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取3份长豇豆种质资源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利用重测序数据挖掘InDel位点,根据这些位点开发分子标记,并验证这些标记的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经过严格筛选,获得981个易于凝胶电泳检测的长度大于30 bp且多态性高的InDel位点,挑选其中在基因组上均匀分布的165个设计引物并进行验证.用6份长豇豆材料对165对引物进行初筛,其中162对可获得PCR扩增产物,共扩增出673条条带;85对引物表现出多态性,多态性带333条(占总带数的49.48%).利用85个多态性高的标记对173份长豇豆资源进行基因分型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333个等位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1~0.37,平均值为0.29;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异范围为0.01~0.50,平均值为0.36,表明现有长豇豆资源遗传背景相对狭窄.通过聚类分析,173份长豇豆被分为2个类群,成功将不同类型长豇豆划分到不同亚群.另外,选用亲本间多态性标记用于6个杂交组合的F1代真实性鉴定,鉴定出5个真实杂交种.本研究所开发的多态性InDel标记在长豇豆遗传多样性分析、杂交种纯度鉴定、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长豇豆目标性状的灰关联分析研究. 谢大森. 2000

[2]基于重测序的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全基因组InDel标记开发. 洪晓如,吴智明,陈汉才,黎庭耀,沈卓,张艳. 2021

[3]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分析水稻分子标记基因型. 赵均良,张少红,刘斌. 2011

[4]莲种质花粉形态特征研究. 李佐,赵凯歌,赵玫,陈龙清. 2015

[5]甘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黄立飞,房伯平,陈景益,张雄坚,罗忠霞. 2008

[6]基于SLAF-seq技术分析甜、糯玉米种质遗传多样性. 李余良,索海翠,韩福光,刘建华,胡建广,高磊,李武. 2019

[7]4个优质鸡群体mtDNA D-loop区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莹,何国戈,王艳,何静怡,黄爱珍,郑经成,葛影影,罗成龙. 2020

[8]应用AFLP分析7种警犬的遗传多样性. 马巍,叶俊华,马长书,杨利国. 2007

[9]基于RAPD标记分析葡萄孢属类似真菌Amphobotrys ricini的遗传多样性. 张蕊,于琳,李国庆,张静. 2018

[10]国外引进辣椒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 徐小万,夏碧波,宫超,王恒明,李颖,吴智明. 2019

[11]广东苦茶资源嘌呤生物碱含量分析与评价. 李红建,秦丹丹,姜晓辉,方开星,王秋霜,潘晨东,李波,王青,吴华玲. 2021

[12]基于8个农艺性状的569份果桑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振江,罗国庆,戴凡炜,肖更生,林森,李智毅,唐翠明. 2021

[13]中国湛江市和哈尔滨市褐家鼠种群遗传结构及其年度变化特征. 陈燕,马晓慧,王大伟,李宁,姚丹丹,冯志勇,刘晓辉,宋英. 2021

[14]广东省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分子身份证构建. 李清,罗永坚,吴柔贤,贾俊婷,张文虎,宋松泉,刘军. 2020

[15]4个鸡品种VIPR-1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敏,刘满清,康乐,徐海平,罗成龙,梁勇,张细权. 2010

[16]28份余甘子品种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邵雪花,刘牛,赖多,肖维强,匡石滋. 2020

[17]基于形态学性状和SSR标记的花生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特异性鉴定. 刘洪,徐振江,饶得花,鲁清,李少雄,刘海燕,陈小平,梁炫强,洪彦彬. 2019

[18]菜心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温艺敏,陈琼贤,张桂权. 2012

[19]基于EST-SSR的广东与广西茶树资源遗传结构和遗传分化比较分析. 乔小燕,乔婷婷,周炎花,金基强,马春雷,姚明哲,陈亮. 2011

[20]麻疯树种质资源nrDNA ITS序列的遗传分析. 张剑亮,王丽,郑锦荣,何琴,曹干,韩福光,李智军.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