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豆野螟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嘉乐 1 ; 朱佳晨 2 ; 江薰垣 1 ; 徐汉虹 3 ; 唐雪妹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2.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

3.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天然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豇豆荚螟;害虫绿色防控;豇豆;农药残留治理;综述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23 年 45 卷 002 期

页码: 395-40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豆野螟Maruca vitrata是豇豆等豆类作物的世界性重要害虫,常年在亚热带地区严重发生,防控难度很大.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难以对其进行长久且有效的控制,因而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超范围使用化学农药等诸多不良现象,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态安全.而生物防治作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与残留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当前我国绿色农业高速发展期更应引起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围绕豆野螟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分别从昆虫性信息素、天敌昆虫资源、昆虫病原物、植物源农药等4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深入探讨了我国豆野螟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前景与方向,为豆野螟绿色防控体系的全方位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

  • 相关文献

[1]干豇豆的腌渍工艺优化. 卜智斌,唐道邦,温靖,徐玉娟,余元善,傅曼琴,李俊. 2021

[2]豇豆中灭蝇胺残留分析与膳食风险评估. 黄健祥,谢书越,唐雪妹,黄聪灵,万凯. 2023

[3]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豆荚螟试验. 陈伟平,虞皓,朱天圣,包华理. 2001

[4]长豇豆新品种‘宝佳豇豆’. 黎庭耀,陈汉才,李桂花,沈卓,罗文龙,陈木溪,张艳. 2018

[5]豇豆新品种珠豇1号的选育. 卢文佳,郑锦荣,李育军,龙卫平,韩福光,田永红. 2005

[6]不同豇豆品种资源的营养品质分析. 黎庭耀,李桂花,陈汉才,张艳,郭巨先,陆美莲,唐文武,廖丽霞,沈智. 2017

[7]2006年春季广东省豇豆品种区域试验. 郑奕雄,林朝晖,翟英芬,曹健,夏秀娴,赵玉环. 2008

[8]2003年广东省豇豆区域试验. 李桂花,翟英芬,曹健,张衍荣. 2006

[9]长豇豆新品种‘丰产6号’.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 2012

[10]豇豆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张衍荣,李桂花,何自福,王小菁,曹健. 2005

[11]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和SSR分析. 刘凯,陈汉才,李桂花,张艳,黎庭耀,罗少波,李明珠. 2014

[12]豇豆苗期耐热性鉴定研究. 李桂花,曹健,陈汉才,陈琼贤. 2007

[13]几种园艺作物的适宜辐照剂量研究. 黄伯湛,李崇阳,冯洁贞,钟启程. 1997

[14]长豇豆锈病抗生遗传研究. 张衍荣,方木王. 1997

[15]瓜类蔬菜转基因研究进展. 韩伟,刘娥娥,王亚琴,何晓明. 2010

[16]我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研究综述. 郑素芳,郑业鲁,林伟君,马巍,李泽. 2012

[17]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其研究综述. 黄修杰,何淑群,黄丽芸,熊瑞权,曹阳,储霞玲,马力,周灿芳. 2010

[18]区域农业规划与农业竞争力研究概述. 曹阳,刘洋,张艳,刘序. 2011

[19]农产品价格波动与情报预警研究综述. 罗军,方伟,林伟君,万忠. 2012

[20]西番莲的加工利用研究. 陈智毅,李升峰,吴继军,刘学铭,徐玉娟,陈卫东.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