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豇豆中灭蝇胺残留分析与膳食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健祥 1 ; 谢书越 1 ; 唐雪妹 1 ; 黄聪灵 1 ; 万凯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广州),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农药残留)

关键词: 灭蝇胺;豇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1 期

页码: 263-26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该文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准确的豇豆中灭蝇胺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优化了提取溶剂等提取条件,以乙腈(含15%乙酸,V%)为提取溶剂,利用QuEChERS法进行净化.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0.005~1.00 mg/L,检出限为0.001 mg/kg,定量限为0.010 mg/kg.0.010、0.10、0.50、1.00 mg/kg 4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6.2%~82.8%,相对标准偏差为1.0%~5.7%,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采用该方法分析了本地市场上 112 个豇豆样品,灭蝇胺的检出比例为 22.3%,超标比例 4.5%.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灭蝇胺的风险熵RQ为10.74%,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造成不可接受的风险.在室温(约20℃)或冷藏(4℃)贮藏条件下,灭蝇胺在豇豆样品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0和7.2 d.存放温度、存放时间均对豇豆中灭蝇胺的残留变化有影响,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残留值降低.

  • 相关文献

[1]赣北工夫红茶滋味特征及关键化合物分析. 岳翠男,秦丹丹,蔡海兰,王治会,李琛,李延升,杨普香. 2021

[2]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6种代表性霉菌毒素. 苏秋权,殷秋妙,王威利,李亚菲,徐爱平,李初年,黄晓梅,丁晨红,吴维煇,邓腾浩博,张展. 2020

[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甘蔗中杀虫双残留量. 黄健祥,路大海,丁晨红,寥若昕,王富华. 2015

[4]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环境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刘春梅,万凯,冯莉,黄健祥,杨兰,刘聪云,王富华. 2014

[5]干豇豆的腌渍工艺优化. 卜智斌,唐道邦,温靖,徐玉娟,余元善,傅曼琴,李俊. 2021

[6]5%锐劲特悬浮剂防治豆荚螟试验. 陈伟平,虞皓,朱天圣,包华理. 2001

[7]长豇豆新品种‘宝佳豇豆’. 黎庭耀,陈汉才,李桂花,沈卓,罗文龙,陈木溪,张艳. 2018

[8]豇豆新品种珠豇1号的选育. 卢文佳,郑锦荣,李育军,龙卫平,韩福光,田永红. 2005

[9]不同豇豆品种资源的营养品质分析. 黎庭耀,李桂花,陈汉才,张艳,郭巨先,陆美莲,唐文武,廖丽霞,沈智. 2017

[10]2006年春季广东省豇豆品种区域试验. 郑奕雄,林朝晖,翟英芬,曹健,夏秀娴,赵玉环. 2008

[11]2003年广东省豇豆区域试验. 李桂花,翟英芬,曹健,张衍荣. 2006

[12]长豇豆新品种‘丰产6号’. 李桂花,陈汉才,张艳. 2012

[13]豇豆枯萎病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张衍荣,李桂花,何自福,王小菁,曹健. 2005

[14]豇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SRAP和SSR分析. 刘凯,陈汉才,李桂花,张艳,黎庭耀,罗少波,李明珠. 2014

[15]豆野螟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嘉乐,朱佳晨,江薰垣,徐汉虹,唐雪妹. 2023

[16]豇豆苗期耐热性鉴定研究. 李桂花,曹健,陈汉才,陈琼贤. 2007

[17]几种园艺作物的适宜辐照剂量研究. 黄伯湛,李崇阳,冯洁贞,钟启程. 1997

[18]长豇豆锈病抗生遗传研究. 张衍荣,方木王. 1997

[19]广东省主要叶菜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研究. 孙玲,黄健祥,邓义才,骆冲,叶倩,梁应坤. 2017

[20]叶类蔬菜安全种植及健康风险评估研究. 杜瑞英,文典,彭立钧,王富华.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