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对虾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双重微流控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昊 1 ; 张铭洋 1 ; 于永翔 2 ; 王印庚 2 ; 张正 2 ; 马翠萍 1 ; 陈夫山 1 ;

作者机构: 1.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

关键词: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副溶血弧菌;pirA;pirB;微流控芯片;现场检测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2095-9869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235-2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是对虾养殖过程中最常见、最严重的疾病,给对虾养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AHPND病原种类多、基因型复杂,现有的针对不同病原的检测技术目标导向较弱、检测成本高、时间消耗长,对虾健康养殖亟待开发AHPND的精准快速诊断技术。本研究针对AHPND病原体携带编码一种二元毒素pirA和pirB大型质粒的遗传共性,基于pirA和pirB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建立微流控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对致病基因pirA和pirB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分别为5.43×10~0和4.31×10~1 copies/μL,样品平均检测时间为26min左右。为进一步评估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以含有pirA和pirB毒性质粒的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感染后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丝、肝胰腺、肠道和肌肉等组织随时间的推迟均能检测到pirA和pirB;从感染2h的结果来看,pirB比pirA检出率更高。此外,致病因子pirA和pirB比toxR的检出率更高,更适合对AHPND致病原的检测。本研究建立的微流控荧光定量PCR检测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高通量、污染少、现场检测、一体化集成等优点。该技术不仅适用于实验室,更符合养殖基层的现场快速检测需求,为及早认知疾病发生风险和病害精准防控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理论支撑。

  • 相关文献

[1]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中溶源噬菌体与其宿主菌致病力的相关性. 王娜,王海亮,白楠,黄倢,谢达祥,谢起浪,於俊琦,万夕和. 2016

[2]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贾丹,史成银,黄倢,张庆利,万晓媛,许华,刘冉阳,王海波,郭程程,谢国驷. 2018

[3]中国明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和池塘水体中弧菌的检测分析. 陈晓玲,邱亮,魏海英,王君霞,孙成峰,许传堂. 2020

[4]基于Deep Forest算法的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预警数学模型构建. 王印庚,于永翔,蔡欣欣,张正,王春元,廖梅杰,朱洪洋,李昊. 2024

[5]卵黄抗体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抗VpAHPND感染的影响. 王仁宝,史成银,宋晓玲,王一婷,张惠芬,任宁欣,谢国驷,张庆利. 2022

[6]基于微流控芯片的鲑科鱼类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系统构建. 赵紫霞,许建,吴碧银,曹顶臣,白庆利,徐鹏,马卓君. 2022

[7]牡蛎中副溶血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2010

[8]东部沿海城市贝类中副溶血弧菌的定量风险评估研究. Zhao Feng,赵峰,Li Yicai,李毅财,Duan Wenjia. 2011

[9]氨氮胁迫下凡纳滨对虾对副溶血弧菌的易感性. 葛红星,李健,陈萍,梁忠秀,任海,李东利. 2014

[10]一株凡纳滨对虾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致病力分析. 张宝存,刘飞,边慧慧,刘杰,潘鲁青,黄倢. 2012

[11]养殖刺参“化板症”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王印庚,郭伟丽,荣小军,李彬,廖梅杰,张正,陈霞,刘升平. 2012

[12]一株兼具氨氮去除能力和对副溶血弧菌拮抗作用的有益菌的筛选及其初步应用. 王磊,王志杰,高戈,黄倢. 2016

[13]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王明阳,田相利,刘龙镇,李海东,李丽,董双林,范瑞用. 2018

[14]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雷,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宝杰. 2017

[15]拟穴青蟹致病性副溶血弧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陈小龙,程长洪,邓益琴,马红玲,苏友禄,冯娟,郭志勋. 2020

[16]牡蛎养殖过程中副溶血弧菌与水质因子间的关系. 林强,李宁求,付小哲,刘礼辉,石存斌,吴淑勤. 2012

[17]脂肽和茶多酚对副溶血弧菌的协同抑菌效应和机理. 刘唤明,张文滔,吴燕燕,孙力军,王雅玲,刘颖,张雪梅,洪鹏志,吉宏武. 2017

[18]对虾养殖池副溶血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耐药特征、毒力基因分析. 李翠苹,翟倩倩,王想,李健. 2020

[19]大豆异黄酮对鱼类免疫增强作用的初步研究. 黄桂菊,喻达辉,郭奕惠,王小玉. 2005

[20]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凡纳滨对虾抗感染和5种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张盛静,宋晓玲,赵小金,黄倢.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