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景德道 1 ; 周为华 2 ; 钱华飞 1 ; 林添资 1 ; 余波 1 ; 龚红兵 1 ; 周义文 1 ; 李闯 3 ; 曾生元 1 ;

作者机构: 1.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2.上海市农机技术推广站

3.江苏丰源种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小麦;水稻;晚收;迟播;效益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11 期

页码: 1566-157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长江下游地区家庭农场稻麦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选用江苏省淮南麦区6个主栽小麦品种扬麦16、扬麦18、扬麦20、镇麦9号、宁麦14和镇麦168和4个主栽水稻品种镇稻14号、淮稻5号、镇稻16号、镇稻18号为材料,设置11月1日、11月15日和11月29日3个小麦播期处理,探讨了晚收迟播对稻麦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播期为11月1日和11月15日时,稻麦周年产量较高,其中在11月15日播种时镇稻18、扬麦18周年粮食产量最高,达到1 5048kg·hm-2。小麦在11月15日和11月29日播种时稻麦周年经济效益明显高于11月1日播种,每公顷可增收1 000多元,其中在11月29日播种时镇稻18、镇麦9号周年经济收益最高,达到30 897.04元·hm-2。

  • 相关文献

[1]硝普钠浸种对低温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戴知宁,陈明堂,刘颖,吴纪中. 2018

[2]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邵文奇,董青君,董玉兵,钟平,纪力,陈川,章安康. 2024

[3]密肥组合对强筋小麦'镇麦12号'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东升,温明星,陈琛,柳聚阁,单延博,曲朝喜. 2019

[4]苏北地区稻麦周年生产力品种组合筛选. 陶亚军,尹建国,樊继伟,刘巧,范方军,李文奇,王芳权,许扬,陈智慧,蒋彦婕,杨杰,王军. 2020

[5]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6]优质高产抗条纹叶枯病粳稻新品种盐稻8号的效益评估. 商中水,顾双平,孙明法,陈琥,陆耘,周汝芹. 2006

[7]“越光”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与效益研究——以句容市为例. 刘伟忠,张建英,赵亚夫. 2008

[8]稻田不同种植模式水稻氮肥施用效应的研究.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2005

[9]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效益、磷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锦滨,王晓云,孟圆,孙玉香,马洪波. 2021

[10]林农间作对小麦、水稻主要病虫发生与分布情况的影响. 夏礼如,王永霞,于海艳,李小艳,王春梅. 2009

[11]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典型稻麦轮作区作物产量稳定性研究. 马力,杨林章,沈明星,夏立忠,李运东,刘国华,殷士学. 2011

[12]苏北农田林网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发展策略. 夏礼如,葛道阔,常志州,曹宏鑫,王永霞. 2011

[13]70.5%二甲四氯·唑草酮防治水稻和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研究. 冒宇翔,葛红,陈惠,董霞,沈俊明. 2010

[14]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稻麦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的影响. 杨和川,樊继伟,任立凯,秦裕营,梁长东,谭一罗,苏文英,温以斌. 2018

[15]苏北稻麦周年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冯国华,王健康,张会云,赵轶鹏,王静,常勇. 2018

[16]水稻秸秆还田对小麦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李波,石晓旭,刘建,薛亚光,石吕,魏亚凤. 2021

[17]短期不同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与稻麦周年产量的影响. 顾克军,张传辉,顾东祥,张斯梅,石祖梁,杨四军. 2017

[18]水稻与小麦化肥减量丰产栽培关键技术. 胡中泽,孙敬东,衣政伟,杨大柳,王显. 2021

[19]水稻和小麦累积镉和砷的机制与阻控对策. 史高玲,周东美,余向阳,娄来清,童非,樊广萍,刘丽珠,高岩. 2021

[20]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杨冬静,谢逸萍,张成玲,马居奎,唐伟,陈晶伟,孙厚俊.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