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河南省小麦品种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郑少萌 1 ; 许为钢 1 ; 方宇辉 1 ; 李正玲 1 ; 李春鑫 1 ; 张煜 1 ; 齐学礼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农业部黄淮中部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小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小麦;春化特性;光周期特性;河南省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291-2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河南省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30个小麦大面积栽培品种为材料,采用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离析试验、田间幼穗分化进程观察的方法,对河南省小麦品种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进行了分类和演化分析,并利用STS标记对供试品种的春化和光周期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河南省70年来的小麦大面积品种演化中,存在着多种春化与光周期反应类型,但春化特性的演化表现为冬性程度由强减弱再增强的变化趋势;光周期特性敏感程度表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经分子标记检测,河南省70年来大面积推广品种的春化基因主要为 vrn-A1、 vrn-B1、 vrn-D1、 Vrn-D1b和 vrn-B3,光周期基因主要为 Ppd-A1a、 Ppd-D1a,但这些基因对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的作用效果总体上尚不能准确反映品种的冬春性和光周期特性的实际情况,在育种工作中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的选择与鉴定仍应以表型鉴定为主。

  • 相关文献

[1]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若干思考. 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李莉. 2009

[2]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中、北部冬小麦播期和越冬的影响. 郭瑞,季书勤,王汉芳,李向东,张德奇,程芳芳. 2011

[3]河南省绿色食品小麦标准化种植生产技术规程. 王铁良,周玲,司敬沛,尚兵,郝学飞,许超,张军锋,张玲,汪红. 2014

[4]河南省小麦品质育种概况及若干问题探讨. 雷振生,林作楫,吴政卿,杨会民,刘媛媛,章家长. 2001

[5]河南省不同类型小麦养分吸收分配规律. 黄绍敏,宝德俊,郭斗斗,张水清,许为钢,胡琳,吴政卿. 2011

[6]河南省2020年主推小麦品种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张会芳,韩琳琳,王楠,杨翠苹,谢军保. 2022

[7]河南省小麦栽培技术的演变与发展. 王绍中,季书勤,张德奇,李秀民,吕平安. 2007

[8]河南省联合体试验小麦品种综合性状分析与评价. 张会芳,燕照玲,刘海礁,段俊枝,陈海燕,郭燕,王楠,杨翠苹,齐红志. 2024

[9]河南省小麦—玉米两熟均衡增产技术探讨. 解宗方,粟嫣,常建国. 2011

[10]河南省小麦种业发展初探. 张学斌,李国领,祁峰,汪庆昌. 2010

[11]河南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实旋的若干思考. 杨红旗,路风银,焦宏廷,李莉. 2009

[12]2012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新品种(系)利用意见. 王西成,赵虹,曹廷杰,胡卫国,张改凤. 2012

[13]河南省308份小麦新品系的茎基腐病抗性评价. 王会伟,李国领,高飞,李春盈,李居政,张天兴,张建周. 2023

[14]河南省小麦育种的发展方向探讨. 赵献林. 2012

[15]河南省小麦节水栽培研究现状与对策.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秦峰,郑飞,金先春. 2009

[16]2017-2018年度河南省小麦品种布局和利用建议. 赵虹,王西成,胡卫国,曹廷杰,陈渝. 2017

[17]从农户用种的角度探讨促进河南小麦生产的对策. 贾刚民. 2007

[18]河南省小麦生产特点及2010年品种利用意见. 王西成,赵虹,张学斌,曹廷杰,胡卫国,陈瑜. 2010

[19]201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发展趋势及利用建议. 王西成,赵虹,曹廷杰,胡卫国,陈渝. 2014

[20]河南省五大主导小麦品种适宜播量研究. 周继泽,欧行奇,王永霞,常萍.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