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株系与亲本间灌浆期POD酶谱及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姬生栋 1 ; 栗鹏 1 ; 李江伟 1 ; 宋刘敏 1 ; 刘苗苗 1 ; 高狂龙 1 ; 尹海庆 1 ;

作者机构: 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遗传效应;复性电泳技术;水稻;亲本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17-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对水稻子代与亲本在灌浆期的POD酶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浆期C的POD酶谱与亲本间表现出明显差异,C的POD带型偏A,总酶活变化规律与B相似。(2)灌浆中期C中检出1条52kD新酶带;灌浆后期仅C和A中检出53kD酶带,酶活C较A弱。(3)灌浆中期仅在A中检到的70~63kD弱酶活带区和灌浆中、后期仅B中检到的63~58kD弱酶活带区及42kD酶带,在C灌浆各时期均未检出。亲本间基因互作导致C的POD酶谱表达差异,这是育种希望得到的,对于新酶带和差异酶谱与C的新性状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相关文献

[1]河南、山东育成花生品种的亲本遗传贡献及相关育种策略探讨. 董文召,张新友,黄冰艳,张忠信,汤丰收,韩锁义,徐静,高伟. 2014

[2]驻茄9号茄子亲本自交系纯化及杂交制种技术. 姜俊,赵红星,王勇,李艳,魏小春. 2015

[3]1983~2010年北京大豆育成品种的亲本地理来源及其遗传贡献. 刘章雄,李卫东,孙石,常汝镇,邱丽娟. 2013

[4]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 王建康,益钧镒. 1997

[5]小麦穗部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解松峰,吉万全,王长有,胡卫国,李俊,张耀元,师晓曦,张俊杰,张宏,陈春环. 2019

[6]红花双列杂交后代羟基黄色素A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梁慧珍,许兰杰,余永亮,谭政委,杨红旗,董薇,李磊,李春明,刘新梅,张收良. 2020

[7]棉花叶片早衰的诊断及遗传效应分析. 刘焕民,马奇祥,崔小伟,于霁雯,贾新合,高俊山. 2011

[8]玉米叶宽的遗传效应分析. 李丽华,魏昕,孟鑫,林海建,樊庆琦,鲁晓民,曹丽茹,张前进,张新,王振华. 2022

[9]玉米3个籽粒性状的遗传研究. 魏良明,曹丽茹,郭书磊,张前进,张新,郭金生,王振华,鲁晓民. 2023

[10]大豆粒形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梁慧珍,李卫东,王辉,方宣钧. 2005

[11]大豆籽粒异黄酮含量的遗传效应研究. 梁慧珍,李卫东,曹颖妮,王辉. 2006

[12]普通玉米子粒性状四类效应的遗传分析. 李玉玲,薛喜梅,连东军. 2000

[13]陆地棉对棉叶螨的抗性遗传效应分析. 汪若海,闫文斌,王浩,马文龙. 1994

[14]玉米F_1代与亲本间的过氧化物酶复性电泳分析. 姬生栋,薛华政,范红军,陈鹏,王加传,袁召,岳春晖,王知丰. 2009

[15]不同抗性小麦品种感染根腐叶斑病前后生化特性的研究. 马奇祥,何家泌. 1992

[16]茎点枯病菌诱导后芝麻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及其基因表达分析. 刘莉铭,刘红彦,田保明,赵辉,王俊美. 2012

[17]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2010

[18]我的五十余年栽稻作历程. 黄肇曾. 2004

[19]NAC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赵明忠,魏小春,任银铃. 2017

[20]水稻泛素缀合酶样蛋白基因OsCROC-1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王亚,刘建平,徐梦云,季为捷,凃巨民,张晓波.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