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蒋银涛 2 ; 陈留根 1 ; 郑建初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不同播栽方式;水稻;根系;生长动态;产量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2 期

页码: 310-3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不同播栽方式对水稻根系生长动态的影响,以及水稻根系生长与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武运粳24号为供试材料,设置直播稻Ⅰ(2013年6月1日播种)、直播稻Ⅱ(2013年6月17日播种)、手栽秧、机插秧4个处理,对水稻根系性状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机插秧的水稻产量最高,手栽秧其次,直播稻最低。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体积和根干质量水稻生育前期直播稻较大,生育中、后期手栽秧和机插秧的较大。水稻生育中、后期手栽秧和机插秧的水稻单茎根数和单茎总根长均显著高于直播稻。抽穗期和穗后20 d的水稻不定根数、不定根总长度、根体积、根干质量、单茎根数和单茎总根长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说明生育中、后期水稻根量增加有利于水稻高产,手栽秧和机插秧更符合高产水稻根系生长特点。

  • 相关文献

[1]水氮互作对盆栽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费聪,徐刚. 2024

[2]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抽穗后叶片与根系衰老特点的研究. 薛艳凤,郎有忠,吕川根,张洪熙,朱庆森,杨建昌,邹江石. 2008

[3]生活污水尾水灌溉对麦秸还田水稻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刘雅文,薛利红,杨林章,王悦满. 2018

[4]水稻单株产量与根系主要几何属性的定量关系. 刘永霞,岳延滨,刘岩,曹宏鑫,葛道阔,魏秀芳. 2010

[5]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水稻前期生长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 张斯梅,张传辉,顾东祥,杨国英,汪慧泉,顾克军. 2024

[6]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张向前,杨文飞,徐云姬. 2020

[7]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 2015

[8]海洋生物有机肥对连粳7号水稻清洁生产效果研究. 杨波,秦德荣,周振玲,李健. 2012

[9]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0]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11]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12]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13]劲丰在新沂市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顾大路,巩普亚,韩从道,马二东. 2010

[14]钵苗移栽对单季晚稻生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姚月明,沈明星,孙华,冯瑞兴,朱美根. 2000

[15]灌浆结实期水浆管理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江艮荣,潘宝国,徐少安. 2005

[16]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孙春梅,陈川,邵文奇,庄春,钟平,张军. 2010

[17]劲丰谷德与多效唑对水稻抗倒及产量的影响. 杨文飞,许美刚,贾艳艳,杜小凤,顾大路,王伟中. 2016

[18]蛋氨酸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何冲霄,姚立生,孙明法,顾来顺,严国红,唐红生,王爱民,朱国永,任仲玲. 2000

[19]施氮量对杂交粳稻常优1号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的影响. 王海候,沈明星,刘凤军,吴彤东,姚月明,陆长缨,沈晓萍. 2007

[20]秸秆覆盖下旱作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 盛海君,周春霖,沈其荣,徐阳春,封克.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