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大豆种子的生活力及萌发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兵先 1 ; 张琪 1 ; 戴彰言 1 ; 刘军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大豆;种子生活力;种子萌发;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氧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22 年 0S1 期

页码: 125-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大豆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最适染色条件以及种子萌发期重要生理指标的变化,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筛选适用于大豆种子生活力检测的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最佳组合;并分析大豆种子在不同萌发环境下的发芽率和种子内源细胞壁水解酶的变化。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有无吸胀处理对于种子染色至关重要,且低浓度(0.1%)的TTC溶液会显著降低种子的染色率。多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种子染色的最佳条件是:吸胀时间6 h, TTC浓度1%,染色温度35℃,染色时间60 min。该组合下的种子染色率为98.5%。萌发率试验表明,光、暗条件对于萌发进程无显著的影响;高水量下大豆萌发受到抑制,而低水量下种子却有着较高的萌发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可推迟种子萌发,但却提高了种子的最终萌发率。酶活性试验表明,种子在光、暗条件下萌发时,种胚内的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无显著变化,而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在光照下的活性却显著高于其在暗环境下的活性。在不同吸胀水量下,纤维素酶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无显著变化;β-半乳糖苷酶活性随着水量的增加逐渐上升,而木葡聚糖内转糖基酶活性却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萌发温度的升高能够显著增加4种细胞壁水解酶在大豆胚中的活性。综上,TTC染色结果对于快速判断大豆种子生活力,完善大豆种子质量检测技术规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索大豆种子在不同萌发条件下的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有助于揭示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机制。

  • 相关文献

[1]龙眼细胞壁代谢相关酶与果皮褐变的研究. 吴振先,刘熙东,韩冬梅,陈维信,苏美霞. 2006

[2]动物机体中活性氧的生成与抗氧化剂的促氧化作用. 陈伟,林映才,蒋宗勇. 2011

[3]动物机体中活性氧的生成与抗氧化剂的促氧化作用. 陈伟,胡友军,王丽,林映才. 2011

[4]菠萝黑心病机理研究进展. 贺涵,刘传和,匡石滋,肖维强,赖多,邵雪花. 2019

[5]镉胁迫对拟南芥的毒害作用及自噬现象的观测. 高玲,张卫娜,陈文利. 2011

[6]活性氧及膜质过氧化与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 梁炫强,潘瑞炽,周桂元. 2002

[7]过氧化氢调控菜心采后木质化的机理初探. 王玲,陈锐雯,陈敏惠,叶明强,陈飞平,戚英伟,罗政,戴凡炜,吴继军,袁兆飞,陈于陇. 2022

[8]大豆异黄酮抵抗体外培养猪脂肪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蒋宗勇,周桂莲,林映才,韩立明,蒋守群,马现永. 2010

[9]蜜柚果肉膳食多酚的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机理. 李汀,邹波,吴继军,徐玉娟,余元善,李璐,傅曼琴,程丽娜. 2021

[10]一些抗氧化剂的抗/促氧化作用及其机制. 陈伟,林映才,马现永,蒋宗勇. 2012

[11]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镉对植物根系生长的影响. 张卫娜,陈中健,吴秀菊,朱翠,李秀梅,梁锐,陈庄. 2016

[12]不同愈伤处理方式对芋头采后愈伤层形成及代谢的影响. 陈道业,陈于陇,戴凡炜,吴富旺,曾振杰,王玲. 2025

[13]人工气候室条件下番茄对弱光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 徐伟杰,胡英雪,宫超,孙保娟,衡周,李涛. 2024

[14]香豆素对白花鬼针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张泰劼,郭文磊,田兴山,张纯. 2024

[15]籼稻种子抗老化关键模块及候选基因的鉴定. 葛蓉,罗永坚,李清,贾俊婷,刘军,王建龙. 2024

[16]若干蝴蝶兰品种间杂交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CHEN He-ming,陈和明,LV Fu-bing,吕复兵,ZHU Gen-fa. 2012

[17]铁皮石斛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DENG Rui-Yun,邓瑞云,LUO Huan-Ming. 2013

[18]15个秋石斛兰品种间杂交及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CHEN He-ming,陈和明,LI Zuo. 2016

[19]花生种子萌发状态下胚蛋白质变化初步研究. 王通,李玲,梁炫强. 2008

[20]尾叶桉叶片水提液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区卫民,廖建良,高丽霞,谢秀华.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