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杨林林 1 ; 姜亚洲 1 ; 程家骅 1 ;

作者机构: 1.农业部海洋与河口渔业资源及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空间分布;生殖群体;太平洋褶柔鱼;广义相加模型;种群成熟度指数;东海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0 年 30 卷 07 期

页码: 1825-18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据1997-2000年在东海(26°00′-33°00′N、120°30′-128°00′E)进行的4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结合广义相加模型(GAM),量化分析了各环境因子对于其种群成熟度指数(PMI)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春、夏、秋、冬4个季节在东海均有分布;秋季PMI值最高,春季最低;4个季节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分布范围均较广,主要集中在东海外海受台湾暖流和黑潮控制的水域。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环境适应性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其分布的底温范围为:春季14.70-18.30℃、夏季13.18-20.91℃、秋季13.96-24.67℃、冬季14.33-19.75℃。底盐范围为:春季29.52-34.63、夏季31.57-34.27、秋季32.26-34.72、冬季34.25-34.70。水深范围为:春季55-179m,夏季43-176m、秋季40-184m、冬季79-152m。综上所述,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的时空分布具有广范围、多季度的特点,这种分布特征可有效降低其幼体间的种间竞争,为确保其种群繁衍提供有利保障。

  • 相关文献

[1]东海区太平洋褶柔鱼生殖群体结构特征的季节差异. 杨林林,姜亚洲,严利平,刘尊雷,程家骅. 2009

[2]东海太平洋褶柔鱼角质颚的形态学分析. 杨林林,姜亚洲,刘尊雷,林楠,李圣法,程家骅. 2012

[3]黄海南部和东海太平洋褶柔鱼适宜栖息地的季节变化及环境驱动因素. 杨林林,姜亚洲,张辉,袁兴伟,刘尊雷. 2023

[4]夏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群体结构的年际变化. 杨林林,姜亚洲,刘尊雷,林楠,李圣法,程家骅. 2014

[5]秋季东海水体Eh、pH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孙学诗,胡治洲,刘明,逄悦,范德江. 2019

[6]黄、东海典型渔业海域鱼鳞沉积信息及其空间分布. JIA Hai-bo,孙耀,ZHAO Mei-xun,杨作升,TANG Qi-sheng. 2008

[7]东海北部与黄海南部黄鲫群体洄游分布的初步研究. 刘勇,程家骅,陈学刚. 2006

[8]水温和余氯对黑棘鲷仔鱼存活的影响. 晁敏,王云龙,沈新强. 2011

[9]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鳗鱼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变化. 李显森,赵宪勇,李凡,李富国,戴芳群,朱建成. 2006

[10]东海区北部小黄鱼生殖群体分布及与水团关系. 丁峰元,林龙山,李建生,程家骅. 2007

[11]南黄海和东海中南部小黄鱼种群形态分化. 薛艳会,刘尊雷,李圣法,吴磊,卢占晖,程家骅. 2021

[12]乌苏里江大麻哈鱼的溯河生殖群体结构. 董崇智,赵春刚,王金,朱翥. 1999

[13]黑龙江乌苏里白鲑生殖群体生态学特征及资源保护. 董崇智,夏重志,姜作发,赵春刚,王金,朱翥. 1997

[14]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分布特征. 李显森,牛明香,戴芳群. 2008

[15]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鳀鱼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变化. 李显森,赵宪勇,李凡,李富国,戴芳群,朱建成. 2006

[16]北太平洋柔鱼生殖群体结构特征及繁殖生物学. 唐峰华,伍玉梅,樊伟. 2011

[17]海洋环境因子对日本海太平洋褶柔鱼渔场时空分布的影响. 唐峰华,史赟荣,朱金鑫,吴祖立,伍玉梅,崔雪森. 2015

[18]基于灰色系统的太平洋褶柔鱼秋生群资源丰度灾变预测. 张磊,陈新军,汪金涛,吴洽儿. 2020

[19]冬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张寒野,胡芬. 2005

[20]太平洋褶柔鱼内脏团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辛云,刘小芳,王西西,李爽,姜维,龙莉军,蒋永毅,冷凯良.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