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徐云碧 1 ; 杨泉女 2 ; 郑洪建 3 ; 许彦芬 4 ; 桑志勤 5 ; 郭子锋 1 ; 彭海 6 ; 张丛 4 ; 蓝昊发 4 ; 王蕴波 2 ; 吴坤生 4 ; 陶家军 4 ; 张嘉楠 4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CIMMYT-中国热带玉米研究中心
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CIMMYT-中国特用玉米研究中心
4.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5.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6.江汉大学
关键词: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多重PCR;液相探针;多聚单核苷酸多态性(mSNP);多个分散型核苷酸多态性(MNP);单倍型;遗传改良;开源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15 期
页码: 2983-30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借助于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的技术在生物遗传改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跨国种业公司凭借其高通量、自动化、大规模的共享检测平台,基因型检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从3G时代的高成本固相芯片和随机测序式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发展到成本低、对检测平台要求较低、基于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enotyping by target sequencing,GBTS)的液相芯片,基因型检测技术完成了向4G时代的转变.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两项最新的GBTS技术(基于多重PCR的GenoPlexs和基于液相探针捕获的GenoBaits)及其原理.同时,发展了可以在单个扩增子内检测多个SNP,称之为多聚单核苷酸多态性(multiple 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 cluster,mSNP或multiple dispersed nucleotide polymorphism,MNP)的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目标位点(扩增子)内变异的检测效率.与GBS和固相芯片相比,GBTS技术具有平台广适性、标记灵活性、检测高效性、信息可加性、支撑便捷性和应用广谱性.同一款标记集(例如玉米40K mSNP),可以获得3种不同的标记形式(40K mSNP、260K SNP和754K单倍型);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通过控制测序深度获得多种不同的标记密度(1—40K mSNP).GenoPlexs和GenoBaits 2种技术相结合,可广泛应用于生物进化、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克隆、标记性状关联检测(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和混合样本分析——BSA)、后裔鉴定、基因渐渗、基因累加、品种权保护、品种质量监测、转基因成分/基因编辑/伴生生物检测等领域.目前,已经在20余种主要农作物、蔬菜以及部分动物和微生物中开发了GBTS标记50余套,并已广泛应用于上述领域.最后,展望了与未来GBTS应用相关的几个问题,包括便携式、自动化、高通量、智能化检测平台;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可变密度、多功能分子检测;GBTS与其他技术(KASP、高密度芯片、BSA策略等)的整合;基于资源共享的开源育种等.这些将推动GBTS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遗传改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 相关文献
[1]多重RT-PCR检测PCV2 DNA和PRRSV RNA方法的初步研究. 王英,高骏,何锡忠,蒋凤英,周宗清,李春华,邹勇. 2005
[2]多重PCR检测禽流感病毒血清亚型的研究. 刘惠莉,邢继兰,周宗清,陈波,潘洁. 2006
[3]SLA与经济性状关系. 谈永松,王林云. 2003
[4]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的变异分析. 杨彩霞,顾炜,关媛,瞿静涛,党冬冬,吴鹏昊,郑洪建. 2024
[5]禽沙门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李红,刘成倩,孙凤萍,高骏,姚惠娟,易建中. 2019
[6]利用多重PCR反应同时筛选番茄Ty-1和cf-5基因. 于力,朱龙英,万延慧,杨少军,张辉,朱为民. 2009
[7]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瞿洋,索玉娟,徐斐,赵志勇,曹慧,晏绍庆,周昌艳. 2017
[8]基于多重PCR的主要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胡瑞丽,任方方,吴洋洋,许燕,赵凯,索玉娟,邵毅,周昌艳. 2015
[9]多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1和Mi基因. 于力,朱龙英,万延慧,杨少军,朱为民,薛林宝. 2008
[10]多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2和Ty-3基因及田间验证. 许爽,褚云霞,张辉,万延慧,朱龙英,朱为民. 2009
[11]菜籽饼中的抗营养因子及防治对策. 潘中华,陆克文,闻孝来. 1993
[12]作物耐低氮的相关生物学研究进展. 李梁,黄剑华,陈志伟,杜志钊,高润红,邹磊,何婷.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兰州新区引种试验
作者:赵映洁;郑洪建
关键词:鲜食玉米;盐碱地;引种试种
-
鲜食玉米自交系苗期耐水淹种质筛选及生理特性分析
作者:张金池;关媛;秦涛;党冬冬;于典司;顾炜;王慧;郑洪建;白光红
关键词:鲜食玉米;苗期;耐水淹胁迫;光合指标;生理指标;耐涝标记基因
-
23份老挝糯玉米早代系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及育种潜力评估
作者:朱春桃;任丹丹;柳政岑;刘长闯;刘瑞琪;郑洪建;胡尔良;林海建;李静威;卢艳丽;汪青军
关键词:糯玉米;品质;种质资源;配合力;糯质基因
-
利用F2:3群体对甜玉米籽粒性状的QTL定位
作者:党冬冬;秦涛;于典司;王慧;潘广磊;阮燕晔;宋忠明;关媛;郑洪建
关键词:甜玉米;籽粒大小;百粒重;QTL
-
甜玉米中F2:3群体可溶性糖和子粒嫩度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
作者:党冬冬;秦涛;于典司;顾炜;阮燕晔;郑洪建;王慧;关媛
关键词:甜玉米;可溶性糖;子粒柔嫩性;QTL分析;候选基因
-
玉米须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作者:况慧云;孙萍东;林金元;杨立年;王慧;戴惠学;胡颖雄;郑洪建
关键词:玉米须;多糖;理化性质;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
-
甜玉米基因Sugary1(Su1)序列的变异分析
作者:杨彩霞;顾炜;关媛;瞿静涛;党冬冬;吴鹏昊;郑洪建
关键词:甜玉米;Sugary1;等位变异;中性检验;单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