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沿江地区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种植高产特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建 1 ; 徐少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沿江地区;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高产特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2197

年卷期: 2002 年 29 卷 03 期

页码: 301-3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苏玉 9号”为试材 ,研究了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产量特性。结果表明 :覆膜移栽具有比露地移栽及覆膜直播显著的增产效应 ;在密度 8.841 1× 1 0 4 株 /hm2 时获得最高产量 81 1 8.1 5 kg/hm2 ;密度每增加 1万株 /hm2 ,其单株花丝数降低 9.1 4条 ,每穗粒数减少 1 9.2 2个 ,每 hm2的花丝数增 4.82× 1 0 6万条、粒数增 2 .1 7× 1 0 6 万个 ;适宜的种植密度为 8.0 1 80× 1 0 4 ~ 9.6642× 1 0 4 株 /hm2 ,相应的适宜 LAI在吐丝期为 4.48~ 5 .0 5、成熟期为 2 .5 2~ 2 .5 5 ,适宜的潜在库容量 (花丝数 )为 44.62× 1 0 6~ 5 2 .5 5× 1 0 6条 /hm2、实际库容量(粒数 )为 3 0 .3 0× 1 0 6 ~ 3 3 .87× 1 0 6 粒 /hm2 。

  • 相关文献

[1]多熟制春玉米覆膜移栽的生态效应及其对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陆虎华. 2002

[2]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 刘建,徐少安,周根友,沈锦根,陆虎华. 2001

[3]杂交中粳9优418主要特性及栽培策略. 刘超,王健康,孙克新,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 2002

[4]免耕水稻土供肥能力及肥效变化. 潘遵谱,余月梅,许学前,吴敬民. 1987

[5]我国南方大豆种植制度的现状及育种方向. 顾和平,沈克琴,凌以禄,韩锋. 1992

[6]沿江地区早熟优质高产鲜食糯玉米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张小忠,徐少安. 2003

[7]沿江地区直播稻顶土能力特性研究. 潘宝国,江银荣,魏亚凤. 2012

[8]发挥区域优势,建立现代高效生态型农作制度——兼论沿江地区耕作制度的研究及发展方向. 刘建. 2001

[9]沿江地区优质高产专用小麦品种的筛选. 周根友,刘建,徐少安. 2003

[10]关于加速推进江苏省沿江地区裸大麦生产发展的思考. 刘建. 2015

[11]沿江地区稻茬麦少免耕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潘宝国,魏亚凤,顾志华,高小红,徐建军. 2014

[12]沿江地区设施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何林池,王康*,蒋秋玮,魏小云,刑建美. 2013

[13]沿江地区薄皮甜瓜秋延大棚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何林池,王康,魏小云,刑建美. 2013

[14]沿江地区稻田套种小麦高效配套栽培技术. 潘宝国,魏亚凤,王素宏,顾志华. 2016

[15]沿江稻田氮肥施用经济效益的研究. 杨美英. 2006

[16]沿江地区直播稻低氧发芽特性研究. 潘宝国,江银荣,魏亚凤. 2012

[17]沿江地区薄壳山核桃建园技术. 王剑林,曹凡. 2021

[18]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农副产品加工发展调查研究. 曹庆穗,曲日,马强,黄廷. 2004

[19]东北地区春玉米农业气候资源数值模拟. 刘建栋,傅抱璞,金之庆. 2000

[20]沿江高沙土地区春玉米补钾技术研究. 徐建平,顾国华,马祥建,姜永平.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