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家鸡羽色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吴日富 1 ; 瞿浩 1 ; 严霞 1 ; 罗成龙 1 ; 王艳 1 ; 舒鼎铭 1 ;

作者机构: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畜禽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畜禽育种与营养研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关键词: 鸡;羽毛颜色;基因调控;分子遗传;图灵模型;黑色素

期刊名称: 中国畜牧兽医

ISSN: 1671-7236

年卷期: 2022 年 05 期

页码: 1806-18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自然界中鸟类呈现出丰富的羽毛颜色,羽色性状在躲避天敌、捕食、求偶及抵御紫外线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对鸡羽毛颜色性状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品种区分、识别,在育种工作中建立品种间的显著标识和保障同一品种外观整齐尤为重要。羽毛颜色是禽类表型遗传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黑色素和类胡萝卜素所决定。目前鸡羽毛颜色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黑色素相关通路,其中,Wnt、KIT/KITL和EDN3/EDNRB等信号通路对黑素细胞的生长发育、迁移和分化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α-MSH/ASIP-MC1R信号通路负责调控黑色素的合成。已有研究显示,通过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遗传变异检测技术挖掘与羽色性状相关的基因和变异位点,可以揭示黑羽、麻羽、显性白羽、隐形白羽、常染色体白化、银羽、性连锁不完全白化、深棕色羽、淡紫色羽(灰羽)、非依赖酪氨酸酶的隐性白羽、斑点羽和性连锁横斑羽(芦花羽)等多种羽色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此外,以图灵模型为理论基础可以解释复杂羽色图案的形成机制。作者通过总结黑色素相关调控通路与图灵模型对家鸡羽毛颜色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对近年来已经确定基因座的家鸡羽毛颜色性状相关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鸡羽色分子机制研究以及在育种过程中开展鸡羽色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

  • 相关文献

[1]蔬菜作物耐热性遗传研究进展. 王敏,江彪,何晓明,刘文睿,彭庆务,梁肇均,林毓娥. 2018

[2]玉米开花期耐热性机理与分子遗传研究进展. 李余良,胡建广,刘建华,郑锦荣. 2011

[3]黑芝麻黑色素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李杰,贾栩超,张瑞芬,刘磊,池建伟,黄菲,董丽红,张名位. 2020

[4]我国黑色食品的研究与展望. 李育军. 1994

[5]辣椒MSAP技术体系的优化与构建. 徐小万,李颖,罗少波,王恒明,田永红. 2012

[6]免疫调节剂与抗球虫药联合应用的抗球虫效果. 樊福好,谢明权,林辉环. 2000

[7]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安全陛的初堋. 隋晶晶,冯志勇,姚丹丹. 2013

[8]免疫调节剂对球虫感染鸡的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樊福好,谢明权,林辉环. 2002

[9]重组鸡γ干扰素对柔嫩艾美球虫卵囊免疫鸡肠道免疫相关细胞数量的影响. YE Xiu-hua,蔡建平,WU Zhi-guang,佘锐萍,WANG Ming. 2008

[10]免疫调节剂对球虫感染鸡的免疫学指标的影响. 樊福好,谢明权,林辉环. 2000

[11]酸枣仁提取物对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与增重的影响. 吴小林,戴敏,陈文思,何子双,魏文康,杨宏志. 2008

[12]二甲酸钾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鸡生产中的应用. 崔小燕,苟钟勇,蒋守群,蒋宗勇. 2019

[13]球虫感染对鸡肠道的损伤及其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李龙,蒋守群. 2017

[14]鸡原始生殖细胞转染条件优化. 邹娴,何燕华,何静怡,王艳,舒鼎铭,罗成龙. 2021

[15]规模化鸡场常见体表寄生虫及其防治措施. 肖文婉,廖申权,李娟,吕敏娜,吴彩艳,蔡海明,林栩慧,胡俊菁,于林增,张健騑,戚南山,孙铭飞. 2021

[16]鸡树突状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制片方法比较. 何静怡,舒鼎铭,林楚晓,李莹,王艳,罗成龙. 2020

[17]4个鸡品种VIPR-1基因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敏,刘满清,康乐,徐海平,罗成龙,梁勇,张细权. 2010

[18]发酵树叶及其在鸡生产应用的研究进展. 崔艺燕,田志梅,邓盾,刘志昌,容庭,李家洲,马现永,陈卫东. 2020

[19]RAPD标记在分析家鸡遗传变异中的应用. 朱庆,杨勇,胡刚安. 2000

[20]rChIFN-γ对E.tenella卵囊免疫雏鸡肠道分泌型IgA~+细胞数量的影响. 叶秀华,蔡建平,吴志光,易亚斯,佘瑞平,汪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