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西沙东岛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特征与演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王腾 1 ; 李纯厚 1 ; 赵金发 1 ; 石娟 1 ; 于洋飞 2 ; 肖雅元 1 ; 刘永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2.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

关键词: 过度捕捞;生境衰退;演替;食性;濒危状态

期刊名称: 水生生物学报

ISSN: 1000-3207

年卷期: 2023 年 47 卷 009 期

页码: 1456-14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更好保护和管理东岛珊瑚礁鱼类资源,2021和2022年通过水下摄影和水下潜水捕捞对东岛珊瑚礁鱼类进行现场调查,并结合历史研究探讨了东岛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历史演变特征,结果如下:东岛共发现珊瑚礁鱼类235种,隶属于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222种)和软骨鱼纲(Chondrichthyes;13种),由16目、55科组成,其中鲈形目(Perciformes)鱼类最多,为181种,科层面,蝴蝶鱼科(Chaetodontidae)和鹦嘴鱼科(Scaridae)最多,均22种.东岛珊瑚礁鱼类物种数与其对应的最大全长成指数相关,随其增加而显著减少.东岛以小型鱼类最多,占总种类数的38.72%;其次是中型鱼类,为34.47%;大型鱼类为26.81%.从食性类型来看,东岛肉食性鱼类最多,占物种数的56.60%.各时间段之间鱼类的相似性指数均较低,证实了鱼类发生了显著的演替变化.研究较历史共有103种鱼类未发现,其中,肉食性鱼类占未发现鱼类的74.76%,同时未发现大型鱼类几乎全部分布在肉食性鱼类中;14种位列于IUCN红色名录的鱼类,除一种外,其他均在此研究中未发现并均为大型鱼类,以上表明东岛鱼类出现了过度捕捞.未发现的小型鱼类中有70.97%物种为念礁性鱼类,并发现长棘海星,表明东岛珊瑚礁海域正遭受生境退化影响.研究结果为珊瑚礁鱼类的演替趋势提供了基础参考,为珊瑚礁生态系统的修复、保护和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 相关文献

[1]永兴岛附近海域珊瑚礁鱼类群落结构特征. 王腾,刘永,李纯厚,肖雅元,林琳,李纯然,谢雨芳,吴鹏. 2023

[2]西沙群岛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的物种组成与演替. 王腾,李纯厚,王广华,赵金发,石娟,谢宏宇,刘永,刘玉. 2024

[3]西沙群岛玉琢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及演变. 谢宏宇,刘永,赵金发,李纯厚,石娟,肖雅元,王腾. 2024

[4]如何解决海洋渔业过度捕捞问题的探讨. 聂善明. 2000

[5]七连屿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特征分析. 王腾,刘永,全秋梅,肖雅元,吴鹏,李纯厚. 2022

[6]黄海南部小黄鱼种群动态和开发模式. 严利平,刘尊雷,金艳,程家骅,熊瑛,胡翠林. 2022

[7]基于渔业统计数据的南海区渔业资源可捕量评估. 张魁,廖宝超,许友伟,张俊,孙铭帅,邱永松,陈作志. 2017

[8]黄海玉筋鱼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 陈昌海. 2004

[9]黄海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生态和种群动态的研究. 金显仕. 1996

[10]珠江斑鱯食性的调查与分析. 胡隐昌,邬国民,陈焜慈,李恒颂,邓国成,李大疆. 2000

[11]广东鲂仔幼鱼生长与食性的研究. 谢刚,叶星,许淑英,潘德博,庞世勋,祁宝伦,苏植蓬. 2000

[12]莱州湾渔业资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金显仕,邓景耀. 2000

[13]三沙湾浮游动物生态类群演替特征. 徐佳奕,徐兆礼. 2013

[14]临海东矶海域人工鱼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早期发育. 李楠楠,毕远新,翁歆之,侯弘毅,程岩雄,范瑞良,陈渊戈,欧阳珑玲,全为民. 2024

[15]西沙群岛浪花礁珊瑚礁鱼类种类组成与演替. 谢宏宇,刘永,李纯厚,赵金发,孙金辉,沈建忠,石娟,王腾. 2024

[16]怀洪新河蓄水性河段浮游植物功能群演替及水生态评价. 何利聪,王东伟,周彦锋,陈永进. 2024

[17]七连屿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粟丽,徐姗楠,李纯厚,陈作志. 2024

[18]强壮藻钩虾食性分析及其对温度、盐度变化的响应. 韩永望,李健,陈萍,李吉涛,何玉英,常志强,戴芳钰,刘德月. 2012

[19]鱼类的食谱. 宋盛宪. 2004

[20]采用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对黄海中南部鳗鱼食性的研究. 郭旭鹏,李忠义,金显仕,戴芳群.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