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亮华 1 ; 李浩洋 2 ; 李彬 3 ; 廖梅杰 3 ; 陈骏佳 2 ; 班甲 2 ; 荣小军 3 ; 李强 1 ; 王印庚 3 ;

作者机构: 1.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广东省工业技术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3.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刺参;免疫力;裂壶藻;消化酶

期刊名称: 渔业科学进展

ISSN: 1000-7075

年卷期: 2014 年 35 卷 03 期

页码: 91-9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2.5±2.0)g的刺参为研究对象,在室内玻璃钢桶内进行了56 d饲喂实验。以基础饲料为对照组(A),研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B)、1.25%(C)、2.0%(D)的裂壶藻对刺参生长、免疫及消化酶的影响。结果表明,C组、D组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C组和D组刺参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溶菌酶(LZM)、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吞噬活性、肠道淀粉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组的体腔液呼吸爆发活性和肠道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的AKP、LZM、肠道淀粉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裂壶藻各处理组刺参成活率均为100%。实验结果表明,1.25%-2.0%裂壶藻添加量可显著提高刺参的生长速度和免疫酶活性;饲料中添加1.25%裂壶藻能够显著增加刺参肠道的蛋白酶、淀粉酶的消化活性:裂壶藻有作为刺参营养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 相关文献

[1]“高抗1号”新品系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高温特性与高温期生理变化. 孙明超,王印庚,廖梅杰,李彬,蔡生力,范瑞用. 2017

[2]刺参双通道自清洁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与饲料中海泥比例确定. 李浩,周红,朱建新,刘洋,崔正国,陈世波. 2023

[3]不同投喂水平对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生长、消化酶及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王艺超,梁萌青,郑珂珂. 2016

[4]饲料中浒苔添加量以及处理方法对幼刺参生长、消化率、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 秦搏,常青,陈四清,刘长琳,吕云云,王志军. 2015

[5]复合酶解裂壶藻渣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研究. 武琼,胡晓,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郝淑贤,林婉玲,黄卉,邓建朝. 2015

[6]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裂壶藻油脂中的DHA. 吴兵兵,荣辉,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邓建朝,胡晓. 2020

[7]两步酶法提取裂壶藻油的工艺优化. 吴兵兵,荣辉,杨贤庆,李来好,戚勃,马海霞,杨少玲. 2017

[8]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斑节对虾精荚再生的协同作用. 刘栋梁,黄建华,周发林,杨其彬,姜松,杨丽诗,朱彩艳,江世贵. 2018

[9]裂壶藻渣酶解产物的抗氧化稳定性. 胡晓,武琼,杨贤庆,李来好,吴燕燕,林婉玲,戚勃. 2015

[10]维生素E和裂壶藻对中国对虾生长及TLR/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 李美玉,李健,陈萍,王琦. 2012

[11]裂壶藻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特性. 胡晓,刘晶,高颖,李瑞杰,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吴燕燕,戚勃,荣辉. 2021

[12]温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肠道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BAI Hai-wen,白海文,ZHANG Ying,张颖,LI Xue. 2011

[13]第七节鱼类主要消化酶研究进展. 李希国,上海水产大学,李加儿,区又君. (Mis

[14]温度和pH对斜带髭鲷脂肪酶活性的影响. 张建强. 2008

[15]大口黑鲈营养需求及消化酶研究进展. Ou Hongxia,欧红霞. 2018

[16]温度胁迫下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机免疫力的变化及其对海豚链球菌易感性的影响. 陈家长,臧学磊,瞿建宏,胡庚东,孟顺龙,宋超. 2011

[17]甘草粗提物对鲫的免疫调节作用. 王文博,方平,林小涛,夏磊,齐长宝,汪建国,孙军. 2007

[18]鱼粉蛋白与发酵酶解豆粕蛋白不同配比对日本沼虾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丁志丽,张易祥,叶金云,周志金,杜震宇. 2015

[19]腹注甘草粗提物对鲫免疫力的影响. 王文博,林小涛,方平,夏磊,齐长宝. 2007

[20]短期投喂石榴皮水提物对花鲈防控杀鱼爱德华氏菌感染的作用. 胡建美,马壮,王宝屯,黄伟民,冯娟,苏友禄.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