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姜、蒜、香菜水提液对罗非鱼片腥味的影响及脱腥配方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黄卉 1 ; 郝淑贤 1 ; 李来好 1 ; 吴燕燕 1 ; 赵永强 1 ; 岑剑伟 1 ; 魏涯 1 ; 相欢 1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海南省深远海渔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罗非鱼片;脱腥;响应面优化;腥味值;脂肪氧化;菌落总数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16 期

页码: 204-2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发一种天然来源的脱腥剂,研究姜、蒜、香菜提取液对罗非鱼片腥味的影响.以罗非鱼片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2、4、6、8、10 g/L)姜、蒜、香菜提取液对罗非鱼片腥味值、脂肪氧化及菌落总数的影响,再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三种提取液的浓度.结果表明,姜、蒜、香菜提取液在浓度为 6~8 g/L时能有效减轻新鲜罗非鱼片的腥味值,并抑制冷藏过程中腥味物质的产生;三种提取液对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最佳抑制浓度皆为 8 g/L,蒜提取液处理组的抑制效果较好;姜、蒜、香菜提取液最适的抑菌浓度为 8、8、10 g/L,蒜提取液处理组的抑菌效果较好.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三种提取液复合脱腥的配方为:姜提取液 8.9 g/L、蒜提取液7.5 g/L、香菜提取液 5.8 g/L,在此条件下新鲜罗非鱼片腥味值为 0.42.姜、蒜、香菜提取液复配对去除罗非鱼片的腥味具有较好的效果.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片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动力学模型. 黄卉,李来好,杨贤庆,李莎,郝淑贤,马海霞,魏涯. 2011

[2]CO发色对罗非鱼片冷藏期间细菌菌相的影响.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汪玲玲,黄卉,石红,马海霞,魏涯. 2010

[3]响应面法优化海鲈鱼片脱腥工艺. 张海燕,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胡晓,魏涯. 2019

[4]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工艺及其腥味物质分析. 邢贵鹏,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郝淑贤,岑剑伟,林婉玲,林织. 2019

[5]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陈胜军,吴燕燕,林婉玲. 2019

[6]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吴燕燕,朱小静. 2016

[7]海洋活性胶原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工艺. 宋永相,孙谧,王海英,王跃军,李伟,袁翠. 2008

[8]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脱腥去苦的研究. 张桢,马海霞,杨贤庆,周娟娟,杨燕,梁慧. 2012

[9]用马哈鱼下脚料制作鱼排的加工工艺. 毕士川,黄冬梅,陈洁. 2003

[10]香菜和香茅对鲜鲈鱼片的脱腥、抑菌效果. 吴燕燕,朱小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 2018

[11]一氧化碳发色罗非鱼片急性毒性与遗专毒性研究. 郝淑贤,李来好,杨贤庆,赵永强,吴燕燕,钟志勇,戚勃,李春生,邓建朝. 2017

[12]几种杀菌方法对罗非鱼片鱼肉品质的影响比较. 岑剑伟,于福田,杨贤庆,李来好,黄卉,赵永强,魏涯,郝淑贤,林织. 2020

[13]微酸性电解水冰对罗非鱼片的保鲜效果. 岑剑伟,于福田,杨贤庆,李来好,黄卉,魏涯,赵永强,郝淑贤,林织. 2019

[14]微酸性电解水对罗非鱼片保鲜效果的研究. 岑剑伟,于福田,杨贤庆,李来好,黄卉,魏涯,赵永强,林织. 2019

[15]罗非鱼片非一氧化碳发色方法的研究. 赵敏,李来好,杨贤庆,黄卉,魏涯,岑剑伟,林织. 2019

[16]液熏罗非鱼片的加工工艺. 陈胜军,李来好,薛长湖,黄靖芬,杨贤庆. 2010

[17]CO发色对罗非鱼片贮藏过程质量影响. 郝淑贤,林婉玲,李来好,邓建朝,杨贤庆,胡晓,魏涯,黄卉. 2014

[18]不同CO_2比例气调包装对冰温贮藏鲜罗非鱼片品质的影响. 马海霞,李来好,杨贤庆,李杉,彭城宇,岑剑伟. 2010

[19]挂浆对罗非鱼片预制菜品质提升及蛋白质稳定性的影响. 吴青青,黄卉,郝淑贤,岑剑伟,魏涯,相欢,胡晓,赵永强. 2024

[20]罗非鱼片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研究. 李莎,李来好,杨贤庆,黄卉,岑剑伟,石红,李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