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酸化、低氧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曾姣 1 ; 陈润 1 ; 王翠华 2 ; 彭士明 2 ; 王倩 2 ; 郑亮 2 ; 马凌波 2 ;

作者机构: 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关键词: 酸化;低氧;大黄鱼;抗氧化酶;非特异性免疫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680-6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酸化、低氧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组:对照组(pH 8.1,溶解氧DO 7.0 mg·L-1)、低氧组(pH 8.1,DO 3.5 mg·L-1)、酸化组(pH 7.35,DO 7.0 mg·L-1)及酸化-低氧组(pH 7.35,DO 3.5 mg·L-1)。于急性胁迫时间点(0、3、6、12、24、48、96 h)与慢性胁迫时间点(7、15、30 d)进行样品采集(n=6),检测其血清溶菌酶(LZM)、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活力的变化。结果显示,急性胁迫下,酸化组、酸化-低氧组及低氧组的肝脏SOD含量、MDA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酸化组、酸化-低氧组的血清LZM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氧组肝脏CAT活力、血清LZM活力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慢性胁迫下,酸化组中仅肝脏SOD含量与MDA含量、低氧组中仅肝脏SOD含量与CAT活力在胁迫后期呈现恢复至起始水平的趋势;酸化-低氧组中仅血清LZM活力、肝脏CAT活力与MDA含量在胁迫后期呈现恢复至起始水平的趋势。研究表明,在酸化与低氧环境中,尽管大黄鱼存在一定的自我调节机制,然而不管是单一因子的酸化、低氧还是酸化-低氧交互作用,均对大黄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存在一定程度的胁迫影响。

  • 相关文献

[1]低氧-酸化胁迫对大黄鱼早期发育阶段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陈润,王亚冰,曾姣,王翠华,王倩,王建钢,施兆鸿,马凌波,彭士明. 2021

[2]低氧胁迫下虾夷扇贝的行为特征及生理生化响应. 夏玉莹,张继红,刘毅. 2021

[3]盐度胁迫对大黄鱼肝脏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 李莉珍,张惠,曾霖,黄伟卿,宋炜. 2024

[4]槟榔、川楝子复方中草药对大黄鱼4种酶活性的影响及对刺激隐核虫的杀灭效果分析. 崔晓翠,王印庚,陈霞,张正,李彬,柯巧珍,常亚青. 2017

[5]盐度驯化改善大黄鱼盐度胁迫耐受性的作用机制. 张惠,曾霖,熊逸飞,宋炜. 2023

[6]惊扰应激状态下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变化. 孙鹏,唐保军,姜亚洲. 2020

[7]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蜱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活力的比较. 丁金强,刘萍,李健,王清印,陈萍,高保全. 2013

[8]不同地理群体日本蟳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酶活力的比较. 丁金强,刘萍,李健,王清印,陈萍,高保全. 2013

[9]长江口低氧区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刘军,臧家业,冉祥滨,赵晨英,刘季花,王小静. 2017

[10]丰、枯水期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初探. 李照,宋书群,李才文,俞志明. 2017

[11]高温和低氧胁迫对两种规格刺参半致死时间及生理机能的影响. 周晓梦,张秀梅,李文涛. 2018

[12]渤海中部海域低氧区的发生记录. 江涛,徐勇,刘传霞,张艳,丁东生,孙雪梅,陈聚法,陈碧鹃,赵俊,曲克明. 2016

[13]河口及近岸海域低氧环境对水生动物的影响. 顾孝连,徐兆礼. 2009

[14]动物抗低氧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 方松刚,刘迪秋,李忠,邹桂伟,王光勇,田荣欢. 2010

[15]低氧胁迫下鲢miR-17a-5p及其靶基因分析. 李晓晖,冯翠,王巧欣,邹桂伟,梁宏伟. 2023

[16]低氧胁迫对鱼类的影响以及营养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 张雷敏,梁化亮,米海峰,任鸣春. 2023

[17]低氧对甲壳动物的影响及其分子调控研究进展. 孙盛明,祝孟茹,潘方艳,王柠,傅洪拓,戈贤平. 2020

[18]青虾冷休克蛋白Y-box编码基因的cDNA全长克隆与表达分析. 孙盛明,傅洪拓,戈贤平,朱健,乔慧,金舒博,张文宜. 2017

[19]鲢IGFBP-1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丁为群,梁宏伟,邹桂伟,王晓阳,曹磊,刘迪秋,李忠. 2013

[20]海洋低氧环境底栖有孔虫研究进展. 徐昭萌,刘素美.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