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抗流能力大黄鱼组织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相关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静静 1 ; 王亚冰 2 ; 乔光德 2 ; 王倩 2 ; 韩多彩 2 ; 彭士明 2 ;

作者机构: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2.null

关键词: 大黄鱼;抗流能力;组织结构;抗氧化酶;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海洋渔业

ISSN: 1004-2490

年卷期: 2025 年 47 卷 001 期

页码: 20-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究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抗流性状形成的生理机制,借助自制跑道式水槽装置,在水平流速1.0 m·s-1条件下,筛选得到强抗流组(HM组,顶流时间>30 min)和弱抗流组(SM组,顶流时间<5 min),并比较分析了两组鱼抗氧化能力、肌肉超微结构及肌纤维相关基因表达的特征。结果显示:1)HM组肝脏总超氧化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SM组(P<0.05),HM组鳃总抗氧化酶(T-AOC)和T-SOD活性显著高于SM组(P<0.05);2)使用透射电镜对肌肉观察发现,HM组肌原纤维直径、肌原纤维横截面积显著大于SM组(P<0.05),但是肌节缩短(P<0.05),且SM组肌原纤维较为松散;3)肌纤维相关基因qPCR结果显示,HM组igf-1、col7a1、myosin-7、mmp2、ppar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SM组(P<0.01),而SM组ubiquitin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HM组(P<0.05)。结果表明,抗流能力强的大黄鱼具有较发达的肌纤维结构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研究结果为揭示大黄鱼抗流性状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并可为进一步开展大黄鱼抗流性状的遗传选育提供数据支持。

  • 相关文献

[1]大黄鱼不同抗流能力群体间能量代谢差异比较分析. 韩多彩,张静静,王亚冰,乔光德,王倩,彭士明. 2024

[2]浸渍冻结大黄鱼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研究. 欧阳杰,谈佳玉,沈建,张拥军. 2013

[3]镉对绿鳍马面鲀幼鱼急性毒性、肝脏抗氧化能力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王晓然,边力,胡琼,秦搏,常青,英娜,吴艳庆,杨立国,陈四清. 2023

[4]惊扰应激状态下大黄鱼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抗氧化活力的变化. 孙鹏,唐保军,姜亚洲. 2020

[5]酸化、低氧对大黄鱼非特异性免疫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曾姣,陈润,王翠华,彭士明,王倩,郑亮,马凌波. 2021

[6]短期饲喂黄曲霉毒素B_1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宝杰,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雷. 2017

[7]副溶血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抗氧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赵伟,王雷,刘梅,蒋克勇,齐灿灿,杨广,王宝杰. 2017

[8]鳗弧菌感染对脊尾白虾鳃组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段亚飞,梁俊平,李吉涛,王芸,张喆,李健,刘萍. 2015

[9]野生和养殖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质构、营养和滋味成分差异研究. GUO Quanyou,郭全友. 2018

[10]淡腌大黄鱼腐败细菌鉴定及PLFAs初级模型建立. 郭全友,何木. 2015

[11]中国大黄鱼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潜力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 李旭君,岳冬冬. 2019

[12]不同盐度对室内大黄鱼养殖成活率、生长和耳石元素的影响. HUANG Wei-qing,黄伟卿,RUAN Shao-jiang,阮少江,ZHANG Yi,张艺,Ji Cheng-long. 2018

[13]虾夷扇贝寄生短触手才女虫的形态与组织切片观察. 唐彬,叶灵通,曹超,杨宝丽,王江勇. 2015

[14]急性氨氮胁迫对圆斑星鲽(Verasper variegatus)幼鱼鳃和肝组织结构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王贞杰,陈四清,曹栋正,卢斌,常青,刘长琳,燕敬平. 2017

[15]硒对草鱼抗氧化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苏传福,罗莉,李芹,文华,汪福保. 2008

[16]我国渔业科技体系的组织结构及其问题. 杨子江,阎彩萍. 2006

[17]半滑舌鳎肾脏组织结构与细胞种类研究. 孙斌,孙金生,张丽娜,肖鹏. 2017

[18]不同盐度对花鲈幼鱼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温久福,蓝军南,周慧,王鹏飞,区又君,李加儿. 2019

[19]盐度对花鲈幼鱼鳃、脾及肌肉组织结构的影响. 温久福,蓝军南,曹明,周慧,区又君,李加儿. 2020

[20]大豆分离蛋白替代鱼粉对哲罗鱼消化生理的影响. 王常安,刘红柏,徐奇友,李晋南,王连生,赵志刚,尹家胜.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