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牧草促生菌分离鉴定及对大豆促生性能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舒健虹 1 ; 王子苑 1 ; 刘晓霞 1 ; 曾庆飞 1 ; 王小利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关键词: 促生菌;大豆;生物量;品质

期刊名称: 中国土壤与肥料

ISSN: 1673-6257

年卷期: 2020 年 004 期

页码: 215-22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大豆(黔豆1号)为研究对象,从贵州不同地区采集的根瘤样品中,挑选菌落隆起、边缘整齐、有粘液,且固氮酶活性较高的6个菌株进行鉴定并制成复合接种剂,分析不同组合处理对大豆的株高、根长、根瘤数、地上与地下部分生物产量等的影响,测定了营养品质粗蛋白(CP)、中性纤维(NDF)、酸性纤维(ADF)、全磷(P)、钙(Ca)的含量,旨在从中筛选出与大豆植株共生匹配最佳的组合菌株.结果表明:经鉴定其中4株是根瘤菌(R286-1、R287-3、R310-1、R325-3),2株为内生细菌(R286-5、R287-5).与单一接种根瘤菌处理相比,大多组合接种剂可显著促进大豆的茎粗,地上部分干物质重量B2,D1和D2的效果最明显,A1、B1和D1增加根系生物量的效果最佳,根瘤数A2、B2、C1和D1结瘤最多.加施内生细菌能显著提高植物的CP含量,复合菌剂比CK提高4.6%~13.1%,Ca含量仅D1比CK下降11.3%,其他组合提高4.1%~20.8%,明显降低了ADF含量(除A1、B1、B2、D1).综合分析,应用生产潜力最大的4个菌组为A2、B2、C1、D2,为大豆菌肥的研制奠定试验基础.

  • 相关文献

[1]间作玉米对大豆鼓粒期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春杰,谭春燕,陈佳琴,刘作易,龚丽娜,朱星陶. 2015

[2]沼液肥对茶树生物量和夏秋茶品质的影响. 姚雍静,牟春林,郑文佳,刘晓霞,卢天国,段学艺. 2012

[3]不同促生菌培养发酵分泌的激素和有机酸含量. 舒健虹,王子苑,刘晓霞,李亚娇,王小利. 2020

[4]促生菌菌株的分子鉴定及对黑麦草的促生效应研究. 刘晓霞,王小利,王子苑,曾庆飞,舒健虹. 2019

[5]三株优良促生菌的16S rDNA序列初探. 李显刚,姚拓,舒键虹,高巍. 2020

[6]玉米-大豆间作行距对大豆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朱星陶,谭春燕,陈佳琴,杨春杰,龚丽娜,刘作易. 2016

[7]缺素对灰毡毛忍冬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颜艳. 2014

[8]北盘江光照水库建库前后浮游动物的变化. 张竹青,周路,杨兴,韩碧泽,王金乐. 2012

[9]贵阳市主栽茶区茶树花的开花习性与生物量. 黄燕芬,俞迎春,周国兰,姜金仲,李巧进,赵银,王胤. 2015

[10]多效唑对温室高羊茅生长的影响. 张建波,周玉锋,莫志萍,唐成斌,付婷婷,吴佳海. 2011

[11]饲用小黑麦与箭舌豌豆不同混播比例的生产效应. 张瑜,高碧荣,龙忠富,李娟,张建波. 2016

[12]基于生物量的辣椒果实几何参数模拟分析. 赵泽英,岳延滨,聂克艳,李莉婕,彭志良,孙长青,王瑞永. 2012

[13]不同配方基质漂浮育苗对辣椒植株生物量的影响. 杨红,姜虹,韩世玉,詹永发,余文中,涂祥敏,赖卫. 2012

[14]一年生黑麦草在不同基肥条件下的生物量研究. 何静,刘晓英,尚以顺,陈海平,李晓华. 2006

[15]水肥运筹对辣椒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杨红,姜虹,涂祥敏,赖卫,刘崇政. 2009

[16]贵州黄壤小白菜生长、品质、光合特性及氮素利用对新型肥料的响应. 赵欢,张萌,秦松,安江勇,王正银,肖厚军. 2016

[17]贵州人工草地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及碳氮含量对放牧的响应. 宋雪莲,丁磊磊,马茹菲,阮玺睿,张文,张威,王普昶,谢彩云,雷霞,曾庆飞,王志伟. 2018

[18]贵州草海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现状及近30年变化特征研究. 刘文,李宏,张玉武,袁果. 2015

[19]辣椒对黄壤和石灰土中Cd抗性研究. 宋拉拉,廖芳芳,张爱民,胡明文,蓝青,邢丹. 2018

[20]不同氮磷条件下施加促生菌对多花黑麦草生长的影响. 舒健虹,刘晓霞,王子苑,曾庆飞,王小利.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