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洞庭碧螺春茶果间作园土壤矿质养分差异及其相关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董明辉 1 ; 顾俊荣 1 ; 刘腾飞 1 ; 杨代凤 1 ; 张国芹 1 ; 陆皓茜 1 ; 钱辉 1 ;

作者机构: 1.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洞庭碧螺春茶园;茶果间作;土壤养分;测土配方施肥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5 年 56 卷 06 期

页码: 812-816

摘要: 苏州洞庭山碧螺春茶区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通过现场取样比较分析各茶果间作园土壤养分状况,以为洞庭碧螺春茶的优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火焰广度法和原子吸收法对洞庭山碧螺春茶区5种茶果间作类型茶园进行了土壤养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洞庭山茶区土壤p H值偏酸性,平均为4.44;养分状况优良,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9.17 g·kg-1,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平均含量分别为124.67,160.46和181.53 mg·kg-1,超过Ⅰ级茶园肥力标准,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土壤养分要求;茶果间作显著提高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土壤p H值因间作果树类型而异,多数茶果间作使土壤酸度增加;其他矿质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分布因茶果间作类型不同有差异,但不同元素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生产上可根据不同的土壤状况配套不同的茶果间作类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

  • 相关文献

[1]长期测土配方定位施肥对稻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吴晶,李新峰,徐巡军,吴锡琪,孙晓瑜,施林林. 2023

[2]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3]肥料运筹对不同茶果间作模式碧螺春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张国芹,孙灵湘,顾俊荣,董明辉,刘腾飞. 2018

[4]4种土壤调理剂对茶与枇杷间作茶园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黄晓德,王壮伟,万青,朱羽尧,陈斌,钱骅,赵伯涛. 2018

[5]苏州茶简史及碧螺春茶的文化价值. 尹向阳,刘代尹子,李荣林. 2024

[6]国审‘苏玉糯901’的“3414”肥料效应研究. 冒宇翔,郁伟,陆虎华,薛林,郝德荣. 2014

[7]土肥技术推广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赵平,董玲霞. 2016

[8]中熟中粳水稻品种阳光800肥料效应研究. 刘巧珍,孙克增,刘金波. 2018

[9]响水西兰花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沈峰,秦永斌,刘哲,冯汝超,郑佳秋,张丽娜,孙好,梅燚. 2021

[10]泗阳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田胜营,吕秀敏,董磊,王卫军. 2023

[11]测土配方施肥对"南粳5055"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陈莉,熊江霞,杨大柳,王显,衣政伟,胡中泽. 2022

[12]宿豫区玉米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研究. 王猛,李跃飞,李彬,于红梅. 2024

[13]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LIU Hong-jiang,刘红江,CHEN Liu-gen. 2011

[14]农副工业废弃资源在肥料中的应用. Shao Jian Hua,邵建华. 2013

[15]猪粪沼液施用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初步研究. 孙国峰,郑建初,陈留根,盛婧,罔炜,徐为圣. 2013

[16]稻麦秸秆全量直接还田技术对土壤的培肥效应. 王振忠,李庆康,吴敬民,钱永根,赵金元,顾建东. 2000

[17]秸秆灰生物有机肥在啤酒大麦上的应用效果. 王凯,洪立洲,李红阳,顾慧玲,孙星星,高波,周加春,张俊喜. 2018

[18]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小麦某些性状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亚柏,储国良,崔春红,花卫华. 2005

[19]秸秆灰、生物菌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养分和设施碱蓬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朱小梅,洪立洲,刘兴华,王茂文,邢锦城,赵宝泉,刘冲,丁海荣. 2012

[20]氮肥运筹对苏北沿海滩涂马齿苋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冲,王茂文,刘兴华,丁海荣,邢锦城,赵宝泉,朱小梅,董静,洪立洲.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