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耕作深度调控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曦 1 ; 张彦军 1 ; 邹俊亮 2 ; 李天姿 1 ; 于媛 1 ; 李晶 1 ;

作者机构: 1.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2.北京草业与环境研究发展中心

关键词: 耕作深度;秸秆还田;土壤有机碳;农作物产量;Meta分析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702-171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处理是影响农田土壤呼吸最重要的农业管理措施之一,但二者交互作用影响农田土壤呼吸的机制尚不清楚.基于此,针对中国的旱地农田生态系统,利用已发表的116篇研究论文,借助Meta分析技术,探究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处理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调控因素,为农田生态系统实现“碳中和”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免耕导致土壤呼吸减少了8.3%,而浅耕和深耕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不显著,但对土壤呼吸的增加量仍呈现出深耕>浅耕>免耕的趋势.虽然,浅耕和深耕对土壤呼吸和土壤有机碳(SOC)的影响均相对较小,但是免耕导致土壤呼吸减少了8.3%的同时却又导致SOC增加了7.05%,因此实施免耕措施对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耕作深度会显著调控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且土壤呼吸的增加量呈现出深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还田的趋势,整体平均增加了14.51%.秸秆还田后不同深度耕作处理下土壤呼吸的增加量与土壤容重、农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以及土壤温度和水分的改变量密切相关,且对土壤呼吸增加量的贡献呈现出土壤容重>农作物产量>土壤有机碳>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趋势.虽然SOC在深耕秸秆还田、浅耕秸秆还田和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32%、 10.12%和23.94%,但是土壤呼吸在深耕秸秆还田和浅耕秸秆还田处理分别增加了29.32%和18.92%,而在免耕秸秆还田处理下仅增加1.2%.所以,免耕秸秆还田也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减排.因此,在中国的旱地农田生态系统中,耕作深度会调控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程度,而这种调控主要与土壤理化性质有关,尤其与土壤容重关系最为紧密,且免耕和免耕秸秆还田均是有利于农田土壤固碳减排的重要农业管理措施.

  • 相关文献

[1]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对秸秆施入后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的影响. 姚影,何静,张一,李钰飞,伍玉鹏. 2015

[2]间作修复对玉米镉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刘静,张祎,康凌云,杜连凤,赵会薇,闵欣月,邹国元,李顺江. 2022

[3]耕作方式影响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整合研究. 杨卓颖,张彦军,邹俊亮,党水纳,任媛媛,王喜燕. 2023

[4]有机无机配施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Meta分析. 姜玲玲,刘静,赵同科,杜连凤. 2019

[5]玉米种植体系土壤磷素有效性对有机肥长期施用响应的Meta分析. 吕春玲,陈延华,何文天,张思宇,姜娜,樊代佳,杨华薇,杨殿林,邹国元. 2022

[6]基于Meta分析的农田秸秆输入方式对中国旱作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王喜燕,张彦军,邹俊亮,党水纳,杨卓颖. 2023

[7]阔叶林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 尹其悦,王登芝,王乐乐,安晓娟,李萍. 2013

[8]不同有机物料对土壤碳氮含量及紫甘蓝产量的影响. 李传章,黄景,高利娟,李吉进. 2012

[9]秦岭太白山森林表层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 陈曦,张彦军,邹俊亮,党维,鞠学良,于媛. 2022

[10]基于DNDC模型研究春玉米长期秸秆还田的氮肥减施潜力. 李骁,姜蓉,侯云鹏,何萍,邹国元,徐新朋,樊代佳,何新,何文天. 2023

[11]滨海盐碱地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拯,张胜全,娄鸿耀,宋科,许春辉,陈兆波. 2023

[12]基于CNKI的中国秸秆还田研究态势分析. 山楠,何艳洁,肖广敏,串丽敏,沈丽,冯占威,王一鸣. 2024

[13]秸秆还田对麦玉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王学霞,张磊,梁丽娜,宋宁宁,刘东生,王甲辰.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