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红江 1 ; 郭智 1 ; 郑建初 1 ; 陈留根 1 ; 周炜 1 ;

作者机构: 1.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不同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NPK流失率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5 年 34 卷 09 期

页码: 1790-17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水稻品种苏101为供试材料,设置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3个处理,研究不同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及农田径流NPK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超高产生产技术水稻产量比常规生产技术增加了11.1%,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产量差异不大;试验年度稻季农田总径流深为3.9×102mm;稻田地表径流水体总N、总P和K流失量从高到低均依次为超高产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和减肥生产技术,处理间的差异多达到显著水平;减肥生产技术与常规生产技术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率差异不大,但均显著大于超高产生产技术;不同栽培技术条件下水稻N肥的偏生产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减肥生产技术>常规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超高产生产技术在显著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也增加了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虽然采取秸秆还田和耕翻措施可使其NPK流失率显著降低,但其N肥偏生产力显著降低,而采取秸秆还田的减肥生产技术,水稻产量与常规生产技术大致相当,且稻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显著降低,N肥的偏生产力显著增加,因而是一种更为环保型的栽培技术措施。

  • 相关文献

[1]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地表径流NPK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周炜,郑建初. 2011

[2]不同类型缓控释肥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张岳芳,陈留根. 2018

[3]有机肥-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产量和农田养分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陈虞雯,孙国峰,陈留根,郑建初. 2017

[4]太湖地区氮肥减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童红玉. 2017

[5]不同栽培技术对稻季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陈留根,张岳芳,周炜. 2015

[6]不同施肥模式对菜地氮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 2018

[7]不同施肥模式对菜—稻轮作农田土壤磷素径流损失与表观平衡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19

[8]杨麦间作系统枯落物持水能力对地表径流氮流失的影响. 褚军,金梅娟,佟思纯,吴永波,薛建辉. 2020

[9]不同施肥模式对麦稻两熟农田磷素径流流失和麦稻产量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王鑫,盛婧. 2021

[10]稻田流失养分循环利用系统构建研究初探.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11]稻草还田对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刘红江,陈留根,朱普平,盛婧,张岳芳,郑建初. 2010

[12]有机肥施用对菜地磷素径流流失及磷素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6

[13]太湖流域典型蔬菜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郑少文,郭智,王子臣,邱丹,堵燕钰. 2014

[14]连续施用猪粪有机肥的高产稻田氮磷钾径流流失特征. 孙国峰,张丽萍,周炜,盛婧,陈留根. 2018

[15]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郭智,郑建初,盛婧,孙国峰,陈留根. 2018

[16]太湖流域典型菜地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 王子臣,邱丹,堵燕钰,陈留根,朱普平,郑建初. 2012

[17]太湖流域典型桃园土壤氮素径流流失特征. 郭智,刘红江,陈留根,郑建初. 2017

[18]长江下游居民区降水地表径流的污染特征. 郭文景,张志勇,闻学政,张瀚文,王岩. 2021

[19]秸秆还田对农田周年地表径流氮、磷、钾流失的影响. 刘红江,郑建初,陈留根,薛新红. 2012

[20]同位素方法在枣庄市地下水均衡试验场研究中的应用. 陈建生,朱鸿轩,方杰,杨增文. 198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