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结实期的生理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蒋明金 1 ; 李敏 1 ; 罗德强 1 ; 江学海 1 ; 姬广梅 1 ; 李立江 1 ; 周维佳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杂交籼稻;高产;优良食味;生理特征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2 年 50 卷 005 期

页码: 55-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食味类型高产杂交籼稻的生理机制,为杂交籼稻高产与优良食味协同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高产普通食味杂交籼稻(F优498和中优295)为对照,研究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蓉18优2348和晶两优534)结实期的叶面积和叶绿素衰减、干物质积累等生理特征变化.[结果]与高产普通食味杂交籼稻比,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的米饭食味品质显著提高;抽穗至成熟阶段的平均叶面积衰减速率和平均叶绿素衰减速率分别降低27.01%和29.49%;群体干物质平均增加8.26%;籽粒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降低15.50%;蛋白质含量以蓉18优2348最低,为6.45%.与高产普通食味杂交籼稻(F优498)比,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蓉18优2348)籽粒的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分别降低9.84%、13.73%和20.90%.[结论]改善结实期的光合生理特征和适当降低成熟期籽粒中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可能是杂交籼稻高产与优良食味协同的重要原因.

  • 相关文献

[1]西南稻区高产优良食味杂交籼稻品种筛选. 李敏,蒋明金,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孙永健,任万军,周维佳. 2022

[2]自然低温对籼稻恢复系及其杂交组合耐冷性的影响. 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褚旭东,周介雄,朱玉琴,严宗卜,李其义. 2006

[3]特耐寒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金优431. 周乐良,汤鸿钧. 2003

[4]杂交水稻新品种安优5819的主要性状变异分析. 陈惠查,阮仁超,李其义,涂敏,陈能刚,游俊梅,焦爱霞,向明,谭金玉. 2015

[5]贵州省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不同产量水平群体的特征.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6

[6]杂交籼稻与其亲本低温障碍耐冷差异的相关性分析. 阮仁超,陈惠查,游俊梅,褚旭东,周介雄,李其义. 2006

[7]精确定量施肥对贵州高原山区杂交籼稻产量与群体质量的影响. 罗德强,王绍华,江学海,李刚华,周维佳,李敏,姬广梅,丁艳锋,凌启鸿,刘正辉. 2014

[8]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江学海,李刚华,王绍华,罗德强,周维佳,刘正辉,李敏,丁艳锋. 2015

[9]三系杂交籼稻锋优69选育及应用. 程蓉,陈锋. 2014

[10]三系杂交籼稻锋优85的选育及应用. 李丽云,吴春俊,陈锋. 2014

[11]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江学海,李刚华,陆波,罗德强,刘正辉,李敏,蒋明金,陈永莲,丁艳锋. 2022

[12]2018年贵州省杂交籼稻区试组合的耐冷性鉴定. 黎小冰,陈惠查,谭金玉,李欢,阮仁超. 2019

[13]适宜机插密度提高优质杂交籼稻插秧质量及产量. 蒋明金,李敏,周维佳,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 2021

[14]控水增密模式对杂交籼稻减氮后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李敏,罗德强,江学海,蒋明金,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0

[15]缓释复混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杂交籼稻宜香优2115产量及抗倒伏性的影响. 张佳凤,李敏,王荣基,蒋明金,罗德强,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3

[16]稻鱼苗模式下优质杂交籼稻的产量特征及经济效益. 江学海,蒋明金,罗德强,李敏,姬广梅,李立江,张佳凤,周维佳. 2021

[17]减氮对机插杂交籼稻茎秆生长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徐文波,王荣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敏,罗德强,周维佳. 2021

[18]钵苗机插密度对杂交籼稻新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江学海,罗德强,李敏,姬广梅,蒋明金,李立江,李刚华,周维佳,张佳凤. 2021

[19]不同减氮栽培模式对杂交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敏,罗德强,蒋明金,江学海,姬广梅,李立江,周维佳. 2022

[20]不同施氮比例对宜香优2115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黄佑岗,罗德强,江学海,李敏,李立江,姬广梅,李树杏,徐娅.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