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褐色中脉(BMR)饲用高粱品比试验报告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薛建国 1 ; 丁成龙 2 ; 王显国 2 ; 韩云华 3 ; 王正伟 4 ;

作者机构: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中国农业大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3.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

关键词: 褐色中脉(BMR);高粱;品种;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乳业

ISSN: 1671-4393

年卷期: 2012 年 01 期

页码: 26-29

摘要: 对引进的15个褐色中脉(BMR)杂交高粱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考察了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生育性状。结果表明:BigKahuma高粱亩产鲜重比对照组(大力士)增加782.22kg,干重比对照组高292.46kg;SS2高丹草亩产鲜重比对照组(新苏2号)增加618.66kg,干重比对照组高38.63kg;PACF8421高丹草亩产鲜重比对照组(JUMBO)高1820kg,干重比对照组高207.37kg。证明上述品种适宜在南京地区作为青贮加以利用。

  • 相关文献

[1]褐色中脉(BMR)饲用高梁品比试验报告. 薛建国,丁成龙,王显国,韩云华,王正伟,李永祥. 2012

[2]苏北地区高粱品种比较试验. 周培士,沈新莲,李春宏,李伟,徐鹏,薛燕军,徐军. 2022

[3]春玉米不同品种及种植方式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刘建,周根友,徐少安. 2002

[4]豇豆品种比较试验. 黄晓峰,杨海峰,王征业. 2008

[5]江苏沿江地区裸大麦品种的产量及其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分析. 魏亚凤,刘建,汪波,李波,薛亚光. 2017

[6]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镇麦9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陈爱大,杨红福,温明星,曲朝喜. 2011

[7]4个草莓品种在江苏句容大棚栽培比较试验. 糜林,陈秀娟,李金凤,章镇,渠慎春. 2011

[8]江苏沿海地区多棱裸大麦品种的筛选评价. 陶红,陈和,陈健,沈会权,乔海龙,臧慧,栾海业,陈晓静. 2012

[9]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品种引进筛选及石灰施用效果试验. 傅反生,吉沐祥,储国良,丁剑英,刘亚柏,王敬根,花卫华,王全洪. 2007

[10]设施栽培黄瓜新组合若干性状的比较. 陈学好,徐强,沈奇. 2008

[11]甘蓝苗冷藏处理方法对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毛忠良,孙国胜,陈志超,潘叶飞,潘跃平. 2018

[12]施氮量对不同大麦品种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刘玉春,沈会权,陈小霖,何如林. 2007

[13]不同亚洲百合品种间二茬花产量和质量的差异. 赵统利,朱朋波,邵小斌,李玉娟. 2004

[14]苏南地区8个西洋南瓜品种比较试验. 张国芹,宋英,刘凤军,王刚. 2011

[15]移栽密度和方式对不同类型油菜品种产量及构成的调控效应. 岳绪国,葛永申,景德道,周桂生. 2019

[16]播期和品种不同对淮北地区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新勇,王友霜,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赵轶鹏,李思梦. 2019

[17]海门区薄皮甜瓜品种比较试验. 黄新,王曼曼,蒋秋玮,闫洪朗,王康,冯路路. 2022

[18]江苏红粒小麦品种改良进展. 马鸿翔,姚金保,姚国才,张旭,张平平,张鹏,杨学明. 2011

[19]辣椒不同基因型品种长季节栽培产量与高温的关系(英文). 钱芝龙. 2017

[20]种植密度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陈艳萍,孔令杰,赵文明,刘瑞响,张美景,郑飞,孟庆长,袁建华.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