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剪叶疏花条件下高浓度CO_2对汕优63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赖上坤 1 ; 吴艳珍 2 ; 沈士博 2 ; 景立权 2 ; 王云霞 2 ; 朱建国 2 ; 杨连新 2 ; 王余龙 2 ;

作者机构: 1.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2.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点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水稻;FACE(Free Air CO2 Enrichment);二氧化碳;剪叶疏花;产量;生物量

期刊名称: 生态学报

ISSN: 1000-0933

年卷期: 2016 年 36 卷 15 期

页码: 4751-47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稻田FACE(Free Air CO_2Enrichment)系统平台,以杂交稻汕优63为供试材料,二氧化碳设环境CO_2浓度(Ambient)和高CO_2浓度(Ambient+200μmol/mol),抽穗期源库改变设剪叶(剪除剑叶)和疏花处理(相间剪除1次枝梗),以不处理为对照(CK),研究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不同源库处理水稻产量形成及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CK条件下,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汕优63籽粒产量显著增加32%,这主要与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大幅增加(+26%)有关,结实能力亦呈增加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抽穗期剪叶处理水稻的籽粒产量平均增加55%,明显大于对照水稻,这主要与受精率(+28%)、饱粒率(+23%)和所有籽粒平均粒重(+19%)大幅增加有关。相反,对抽穗期疏花处理水稻而言,高CO_2浓度环境下籽粒产量的增幅(+25%,P=0.07)明显小于对照水稻,这主要与结实能力的响应略有下调有关。与产量响应类似,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对照、剪叶和疏花条件下最终生物量分别增加39%、43%和28%,除疏花处理外均达显著水平。抽穗期剪叶和疏花处理本身使水稻籽粒产量分别降低40%和45%,前者主要是结实能力大幅下降所致,而后者与总颖花量减半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升高使杂交水稻生产力大幅增加,人为减小源库比(如剪叶)可增强CO_2肥料效应,而增加源库比(如疏花)则可使这种肥料效应减弱。

  • 相关文献

[1]不同氮效率粳稻生育后期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 金磊,李霞,魏晓东,刘小龙,王才林,仲维功. 2013

[2]H_2S对水稻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徐慧芳,陈桢雨,刘辉,孟丹,闵红星. 2013

[3]不同肥料与盐碱土混合处理对水稻苗期生长与生理的影响. 杨瑞平,王伟中,唐伯平,茆训东,周春霖. 2018

[4]基于生物量的水稻叶片主要几何属性模型研究. 刘岩,陆建飞,曹宏鑫,石春林,刘永霞,朱大威,孙金英,岳延滨,魏秀芳,田平平,包太林. 2009

[5]水稻模拟模型在高温敏感性研究中的应用. 沙依然·外力,李秉柏,张佳华,杨沈斌. 2014

[6]种植密度与缩节胺(DPC)对麦后直播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杨长琴,张国伟,刘瑞显. 2016

[7]大气CO_2和O_3浓度升高对汕优63生长动态、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赵轶鹏,邵在胜,王云霞,宋琪玲,王余龙. 2015

[8]塑料大棚内沼气燃烧增温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的效应. 王志春,吴承东,王春云,耿安红,张明,赫明涛. 2014

[9]不同二氧化碳比例气调对冷鲜鸡肉中荧光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 张新笑,章彬,卞欢,王道营,吴满刚,孙芝兰,诸永志,徐为民. 2018

[10]施用二氧化碳液态肥对青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贾昭炎,奚永兰,王莉,叶小梅,王成成,刘洋,杜静,孔祥平,肖清波. 2021

[11]主要环境因子对杏鲍菇工厂化生产影响的研究. 李辉平,宋金俤,林金盛,曲绍轩,华秀红,马林. 2011

[12]微藻气肥光生物反应器研究进展. 孙芝兰,黄芸,陈以峰. 2014

[13]超临界CO_2萃取黄酮类化合物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宋江峰. 2008

[14]基于生物量的油菜植株分枝形态结构模型研究. ZHANG Weixin,张伟欣,CAO Hongxin. 2014

[15]生物遮阴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 钱龙梁,薛源,李柠,李强,汪贵斌,曹福亮. 2015

[16]太湖地区水稻产量、根圈土壤矿质态氮及氮素径流损失对氮肥的响应. 乔俊,汤芳,朱励军,颜廷梅,赵冬,王如海,杨林章. 2015

[17]海洋生物有机肥对连粳7号水稻清洁生产效果研究. 杨波,秦德荣,周振玲,李健. 2012

[18]氮肥和种植密度对通粳981产量影响的函数模型研究. 周根友,汪波,夏华. 2018

[19]不同机插育秧方式对淮北地区麦秸还田下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轶鹏,高金喜,胡婷婷,吴玉玲,徐家安,赵新勇,王健康. 2017

[20]密肥条件对水稻产量及种植效益的影响. 刘建,徐少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