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善磊 1 ; 崔小平 1 ; 王卫军 1 ; 田胜营 1 ; 赵壁 1 ; 许稳 1 ; 刘晓飞 1 ; 赖上坤 1 ; 赖尚科 1 ;
作者机构: 1.宿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富麦999;小麦;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大麦与谷类科学
ISSN: 1673-6486
年卷期: 2024 年 41 卷 002 期
页码: 72-76
摘要: 富麦99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夏兴种业有限公司以济麦22为母本、(太空6号/山农16)F,为父本杂交,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全生育期222.7 d,株高81.9 cm,有效穗数649.5万个/hm2,成穗率40.2%,穗粒数31.9粒/穗,千粒质量46.9 g;中感赤霉病、感纹枯病、中感-中抗白粉病;202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3L022),适宜在安徽省淮北及沿淮地区种植.
- 相关文献
[1]连麦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孙中伟,张产端,何峰,任立凯,史咏梅,王龙. 2015
[2]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连麦2号的选育及应用. 李筠,王龙,任立凯,秦德荣,刘耀鸿,武晓军. 2007
[3]高产早熟强筋小麦徐麦2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来花,陈荣振,冯国华,刘世来,刘东涛,张会云. 2003
[4]小麦新品种淮麦28的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夏中华,孙苏阳. 2010
[5]小麦新品种淮麦39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安邦,顾正中,周羊梅,杨子博. 2017
[6]优质丰产抗逆小麦新品种连麦7号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康君,樊继伟,陈凤,李强,孙中伟,郭明明,张广旭. 2018
[7]小麦新品种连麦10号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樊继伟,郭明明,王康君,张广旭,孙中伟,谭一罗,李晓峰,李筠,章跃树,陈凤. 2021
[8]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系泗麦151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于成功,张善磊,刘晓飞,王卫军,赖尚科,崔小平. 2020
[9]早熟高产小麦新品种富麦668的选育及利用. 张善磊,崔小平,王卫军,赵壁,许稳,刘晓飞,赖尚科. 2021
[10]淮麦36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杨永乐,金彦刚,宋红芳,常东伟,王笑笑,宋速速,夏中华. 2016
[11]半冬性高产优质小麦宁洪麦452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张平平,徐修奎,姚金保,张云涛,宋桂成,周淼平. 2024
[12]小麦新品种淮麦23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孙苏阳,李海军,王永军,衡墩营,夏中华,顾正中,刘友华,纪凤高. 2007
[13]优质超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徐2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9
[14]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镇油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顾炳朝,岳绪国,唐泽庆,杨军. 2012
[15]优质中粳稻新品种盐稻9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唐红生,孙明法,姚立生,严国红,王爱民,何冲霄,朱国永,任仲玲. 2006
[16]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镇稻12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胡春明,林添资,钱华飞,刁立平,景德道,龚红兵,盛生兰,巫章平. 2009
[17]中粳稻新品种淮稻11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章安康. 2010
[18]“盐抗杂1号”在江苏沿海棉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明,彭亚明. 2011
[19]西兰花新品种超绿的特征特性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张振超,肖燕. 2014
[20]中粳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的选育及利用. 王健,袁彩勇,孔宪旺,李刚,高平中,徐卫军.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长江中下游地区酿酒高粱轻简栽培技术
作者:季星宇;赖上坤;田胜营;刘晓飞;王卫军
关键词:酿酒高粱;栽培;病虫害;防治
-
平衡施肥对小麦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作者:田胜营;孙楠;吕秀敏;崔小平;张善磊;刘晓飞
关键词:平衡施肥;小麦;产量构成;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
-
优质抗病棉花品种泗棉686的选育比较试验
作者:刘晓飞;崔小平;孙宝林;王卫军
关键词:棉花;优质;抗病;泗棉686;选育
-
酿酒高粱迁酿粱1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作者:赖上坤;潘明泉;刘晓飞;金倩;王卫军
关键词:迁酿粱1号;高粱;酿酒;选育;栽培技术
-
泗棉68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王卫军;刘晓飞;孙宝林;崔小平
关键词:泗棉686;品种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稻田伴生浮萍碳、氮汇及对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景立权;李凡;赵一函;王训康;赵福成;赖上坤;孙小淋;王云霞;杨连新
关键词:浮萍;水稻;碳汇;氮汇;产量
-
泗阳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作者:田胜营;吕秀敏;董磊;王卫军
关键词: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产量;肥料利用率;经济效益;江苏泗阳